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道小题,约17290字。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下的文学生态无疑是“多元化”的。首先,作家不再是少数的精英人士,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我们着实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全民写作的机制,导致文学作品爆发性增长。CIP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申报出版的文学类图书达到50230种,比2015年增加8.0%。网络文学作品存量更大,每天发表的网文超过1000万字,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出版社一年的出版量。与此同时,文学类型迭代速度加快,网络文学每年都会产生两三种新类型(如“种田文”“重生文”等)。文学已进入产业化、大数据、IP时代,消费式的类型文学阅读和鉴赏式的纯文学阅读并存,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文学作品已成趋势,文学产业的粉丝效应日益彰显。
②这种多元的文学生态造就了多元的批评格局。借鉴蒂博代的观点,当下是全民批评的时代,存在着三种批评:有教养者的批评、专业工作者的批评、艺术家的批评。第一种批评群体以媒体、读者代表为主,依靠网络等媒介表达批评态度和观点,体量大但碎片化、感性化特征明显。第二种批评群体,就是依附于高校、作协等体制内的专业批评家。第三种批评群体是作家个人进行的辅助创作的研究,体量较小,他们主要以撰写“作家阅读笔记”的方式进行批评。
③在多元化批评格局中,专业批评本应起到引领作用,因为“专业批评承担着两种不可替换的功能:其一,使文学的整个过去保持现实性;其二,因为对所处时代的作品的了解,亦因为对人文科学的了解,给予文学更准确、更具技术性、更科学的描述和阐释”。尤其是在当今众声喧哗的境况下,专业批评更应该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拨云见日,正本清源,有力回应新问题,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④然而遗憾的是,面对全民写作的环境与文学的、产业化趋势,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的危机。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学批评日益成为文学理论的附庸,不少批评者热衷于生造概念、套用空头理论,出现了大量“理论先行”“理论炫技”的文章,却无法解释真问题。其二,文学批评的尺度缺失,要么就是以文学审判官、文艺导师自居,对作品吹毛求疵,尤其对当代文学做过度灰暗的解读,一切批评沦为纯粹批判;要么就是人情化、商业化批评泛滥,批评沦为宣传的附庸,不讲逻辑性,更不用说创新性。批评界不少学者将这些现象归因于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但在我看来,更根本的是:专业批评圈于传统批评范式的规约,未能鲜活、敏感地建立起适应当下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范式危机造成批评失去准确性和力度。
⑥传统的一元式的批评范式不足以应对当下多元的文学生态,在这个后现代解构主义盛行的时代,文学批评迫切需要“建构主义”,即建构一种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的新的批评范式。
(摘编自《名作欣赏2017年31期》,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全民写作时代,而文学作品已经成为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的产品。
B. 在多元的文学生态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文学批评中,通过发表评论使文学进步。
C. 专业批评家对文学有着更准确、更具技术性、更和科学的描述和阐释,能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D. 文学发展越来越繁荣,文学批评却没有跟上步伐,特别是专业批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当下的文学生态出发,引出对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指出文学批评迫切需要“建构主义”。
B. 文章主体部分将当下的文学批评分为三种,重点对第二种文学批评—专业批评进行了批判。
C. 文章在论证全民写作时,使用了一系列具体数字,表现了当下文学作品迅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D. 文章第四段从两个方面对专业批评失语进行了介绍,然后又对出现失语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消费式的类型文学阅读、鉴赏式的纯文学阅读都有其潜在的读者群体。
B. 在多元化批评格局中,专业批评应投身于时代洪流中,起引领作用,回应新问题,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C. 面对文学的产业化趋势,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危机,其根本原因是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
D. 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的新的批评范式更有助于建立起适应当下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A项,“文学作品已经成为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的产品”未然变已然,文中说的是“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文学作品已成趋势”。B项,“我们每个人…通过发表评论使文学进步”说法绝对,不是所有的评论都能使文学进步。从文中来看,“有教养者的批评”呈现碎片化、感性化特征,它就不一定能使文学进步。C项,这是专业批评家应该做到的,但现状是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危机。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B项,“重点对第二种文学批评—专业批评进行了批判”错误,从文章内容来看,对专业批评失语危机的介绍和原因的分析主要是一种客观的表述。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清晰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C项,“根本原因是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是批评界不少学者的看法,而在作者看来,“更根本的是:专业评论囿于传统批评范式的规约,未能鲜活、敏感地建立起适应当下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范式危机造成批评失去准确性和力度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白
张春荣
(1)彭祖已八百二十四岁。
(2)但他外表仍像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走起路来,快速敏捷,步伐又大。尤其他那双眼眸炯炯有神,恍如光洁明镜,并没有因阅读人间的浮幻沧桑而昏耗暗淡。当然,人们更不会注意他眼角的细细鱼尾纹。
(3)那天,郊林清晨飘浮一层薄雾。雾中传来雄鸡唱晓。彭祖穿过湿凉竹林,在声声清脆鸟鸣的陪伴下,走向溪边。溪旁一名白衣汉子正蹲在水边洗东西。几个农人挨近观看,而后纷纷摇头:“疯子!”荷着锄头走开。彭祖走了过去,只见白衣汉子手拿一束稻草拼命在水里洗刷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