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0道小题,约14890字。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
一、语言文字应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脚胫(jìnɡ) 蹙眉(cuò) 小篆(zhuàn) 不瘟不火(wēn)
B. 山罅(xià) 流涎(xián) 繁冗(rǒnɡ) 按捺不住(nài)
C. 别扭(biè) 漂白(piǎo) 拖累(lěi) 嗲声嗲气(diǎ)
D. 掖着(yē) 拓片(tà) 暖和(he) 相形见绌(ch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辨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项,蹙眉(cù);B项,按捺不住(nà);D项,暖和(huo)。平时注意识记、积累。
2.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 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②小书绫很有 ,不但自己找了婆家,订婚以前,还亲自到婆家私访了一次。
③腿上的一根骨头却生疼起来,是我从未 过的一种疼,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
A. 过分 心机 体味 B. 过度 心机 体验
C. 过分 心计 体验 D. 过度 心计 体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过分:(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过度:超过适当的限度。修饰“集中”,应该用“过分”。心机:心思,计谋。心计:计谋,心里的打算。结合“小书绫”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分析,用“心计”。体验:亲身经历。体味:体会品味。和“疼”搭配,用“体验”。综合C项正确。
3.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逼近)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乡间,民间) 遽契其舟(立刻)
B. 予自度不得脱(揣度,估量) 忠义暴于朝庭(暴露) 便可白公姥(告诉,禀告)
C. 殆例送死(接近于)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斥骂) 恨晨光之熹微(憎恶)
D. 悲予志焉(思念 ,同情) 以老于户牖之下(窗) 聊乘化以归尽(依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暴”,显露;C项,“恨”,遗憾;D项,“聊”,姑且。
4. 下列各项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为巡船所物色 B. 予羁縻不得还
C. 不能容于远近 D.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A项,“为……所”表示被动,被动句。B项,“羁縻”是被扣押,被动句。C项,“容”是被接受,被动句。D项,“大”修饰“四海”,是定语后置句。
5. 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与其他不相同一项是
A. 缇骑按剑而前 B. 草行露宿
C. 罗敷喜蚕桑 D.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答案】B
..................
6. 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指南录》共收诗一百零六题一百八十首,除去最后《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等十首,全是文天祥自德祐二年农历正月二十赴元营谈判被拘押至四月初八逃至温州的约三个月内的作品。
B. 《寒风吹彻》的作者刘亮程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虚土》《一片叶子下生活》等。
C. 《红楼梦》中,探春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故成立“海棠诗社”,又叫“菊花社”,后又改为“桃花社”,社主一直都是稻香老农。
D. 《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和反抗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等,最后冲出家的囚笼,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秋,七月,辛卯朔,以周行逢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行逢既兼总湖、湘,乃矫前人之弊,留心民事,悉除马氏横赋,贪吏猾民为民害者皆去之,择廉平吏为刺史、县令。
朗州民夷杂居,刘言、王逵旧将卒多骄横,行逢壹以法治之,无所宽假,众怨怼且惧。有大将与其党十余人谋作乱,行逢知之,大会诸将,于座中擒之,数曰:“吾恶衣粝食,充实府库,正为汝曹,何负而反!今日之会,与汝诀也!”立挝杀之,座上股栗。行逢曰:“诸君无罪,皆宜自安。”乐饮而罢。
行逢多计数,善发隐伏,将卒有谋乱及叛亡者,行逢必先觉,擒杀之,所部凛然。然性猜忍,常散遣人密侦诸州事,其之邵州者,无事可复命,但言刺史刘光委多宴饮。行逢曰:“光委数聚饮,欲谋我邪!”即召还,杀之。亲卫指挥使、衡州刺史张文表恐获罪,求归治所,行逢许之。文表岁时馈献甚厚,及谨事左右,由是得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