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道小题,约11140字。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全卷满分为160分,请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 的组成部分。
②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 太旷。
③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
A. 置疑 难免 无可厚非 B. 置疑 未免 无可厚非
C. 质疑 未免 无可非议 D. 质疑 难免 无可厚非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置疑,加以怀疑。质疑,提出疑问请人解答。未免:指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不免。难免:指不容易避免。第②句是说巴黎不免空旷,故选用:“未免”;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此处用“无可非议”。
2. 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
B. 诗是人们心里燃烧起来的火焰,这种火焰燃烧着,发出热,发出光。
C.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撑起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D.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第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项,夸张,其他是比喻。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韩少功对亲人生活场景的想象,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在异国他乡对亲人的强烈思念。
B. 远望高山峻岭环抱,近看脚下草色青青,草原上绽放着一簇一簇、成片成片的红白相间的花不时扑入眼帘,在风中摇曳。
C. 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D. 梭罗的文字冲淡而韵味无穷,没有一丝的胭脂气;流溢且淋漓尽致,没有一毫的迂腐。这些都来自梭罗对湖的独特理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B项,句式杂糅,可将“草原上绽放着”改为“草原上绽放的”;C项,不合逻辑。否定不当。
点睛:不合逻辑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并列不当、否定不当、主客倒置和不合生活事实。句子中出现“和”“等”或顿号注意查找因并列不当或不能包含等因素引起的逻辑错误。见到否定词语,反问句及表示否定意思的词语,查找因否定不当而造成的逻辑错误。见到“被”“受”“对”“对于”等表示主客关系的词语注意查找因主客倒置而引起的逻辑错误。此题C项否定不当。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
①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②《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优秀的作品之一。
③我国的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惟尧则之。”
④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⑤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
⑥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
A. ⑥②④①③⑤ B. ①⑤③⑥②④
C. ④①⑤③⑥② D. ③⑥②④①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回答这类问题应关注语段的具体内容,从语段的角度分析,语段主要是论证“崇高美”的。刘菊花中,有三句话是举例,并注意③⑤中的“也”,这证明两句话在①的后面。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荀子,名况,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B. 韩愈,字介甫。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古文运动。后人称为“韩吏部”“韩文公”。
C.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所作的“永州八记”的首篇。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谪居黄州期间,写下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韩愈,字退之。
二、文言文阅读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相与枕藉乎舟中
C.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答案】D
7.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加点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小学而大遗
A. 非能水也
B.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上食埃土
D. 圣亦圣,愚益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项和例句形容词用作名词;A项,名词动用;B项,名词动用;C项,名词作状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