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8/28 16:08: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1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9110字。

  长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一文中,认为中国诗较之外国诗篇幅短小,说“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虽“简短”却“可以有悠远的意味”,使人“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这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
  ②冯友兰先生说:“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它无不如此。”的确,在诗歌等艺术作品中,暗示与明晰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在同一艺术作品中,二者不可得兼。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偏于内向,加之儒家主张为人处世要“温柔敦厚”,讲求内敛,要“敏于事而讷于言”,影响到诗人对外部事物的敏锐感触,所以当他们将这些感触诉诸笔端时,常常文字简约,惜墨如金。中国人的性格也是含蓄、委婉的,不喜欢直白、坦露,因而诗人习惯于使用暗示性的语言。以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达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③在《谈中国诗》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分别从三个方面阐释中国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这一特点。
  ④一是将读者引入边涯,接着是深秘的静默。有时候,作者将你引诱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正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和“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一般。这是中国诗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一种表现方式,也就是在恰当的时候静默不言,欲说还休。
  ⑤二是行文不了了之,引得人遥思远怅。譬如,“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两首诗,这两个“不知”简直撩人心魄!
  ⑥三是问而不答,以问为答。作者说,“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⑦我们在鉴赏古诗时可从意象、题目、作者、注释等方面的暗示性入手。譬如意象,意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与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在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意象反复出现,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古诗词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暗示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则暗示离愁别绪,抒发思乡之愁;鸿雁则表达了游子思乡羁旅之情。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国人的思维。掌握这些意象的含义,就能大体抓住整首诗的意境氛围、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诗词的主旨。
  ⑧总之,中国古代诗歌虽简短但并不简单,能够在有限的文字里尽可能多地表达意味。不管是意象、题目,还是作者、注释,无不把诗人的情感精精妙地暗示出来。
  (选自《由<谈中国诗>谈古诗暗示情感》,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钱钟书认为中国诗简短如闪电,却可于“易尽”里望见“无垠”,此观点与宋代诗人梅尧臣形近意远的诗词观相近。
  B. 冯友兰认为,正因为同一艺术作品很难兼有暗示与明晰两个方面,诗歌、绘画及其他中国艺术形式都富有暗示性,而不够明晰。
  C. 诗人创作时常文字简约,惜墨如金,是由于中华民族内向的民族心理以及儒家讲求内敛的处事主张,影响到诗人对外物的敏锐感触的表达。
  D. 钱钟书认为陶渊明得到生活的真谛时却欲辩难言,正是诗歌“暗示性”的表现,在语言文字的表达尽头,引人思索,在静默中神会。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结合钱钟书先生的文章《谈中国诗》,着重分析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这一特点。
  B. 文章第二段从中国人的审美理想、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原因。
  C. 钱钟书《谈中国诗》一文从语言文字、行文结构和巧用句式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诗所具有的“暗示性”的特点。
  D. 文章第⑦段列举冰雪、月亮、鸿雁等意象,是为了说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诗富于暗示性,并不意味着中国诗晦涩难懂;富于暗示性,恰恰是中国诗具有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
  B. 尽管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但还是给后世的鉴赏者留下了诸多可循之迹,比如诗歌中的题目意象、作者、注释等等。
  C. 中国诗歌形式简短但蕴藉丰富,这不仅透露出中国诗人对语言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中国诗人有着丰富的情感。
  D. 诗词中冰雪暗示心志的忠贞,鸿雁表达羁旅思乡,这已是约定俗成的意义,这些文化密码,对于我们理解古诗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掌握了这些密码,我们就能理解作品的主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白雪的墓园
  迟子建
  ①父亲去世的日子离除夕仅有一月之差。父亲没能过去年,可我们必须要过这个年。要排解对一个人的哀思,尤其是父亲,三十天的日子未免太短太短了。我们办完丧事后连话都很少说,除非到了非说不可的时候。谁还有心情去忙年呢?
  ②天非常寒冷,我站在火炉旁不停地往里面添柴我不愿意离开火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