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7级高一上学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3600字。
哈师大附中2017级高一上学期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部分(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许多出版社争相翻译国外的畅销书,缺乏起码的译校标准,完全随心所欲,
读者莫衷一是。
③.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④.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⑤.对我来说,和一般人谈话未必拘束,但如果是和生人,正襟危坐地谈起来,那真不能说是件乐事。
⑥.我们如果只是欣赏《赤壁赋》的华美辞章,而不能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A. ②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④⑤ D. ①③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试题的语境是常听但不常见,应为“耳熟能详”。 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瓜田李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而瓜田李下则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后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肇始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点睛: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2. 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①.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②.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③.2016年马来西亚年度汉字为“贪”,新加坡年度汉字为“变”,日本年度汉字为“金”,2016年中国汉语“盘点结果”也呼之欲出。
④.吴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⑤.学过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后,相信刘和珍殒身不恤的背影必将永远矗立在同学们的心中。
⑥.再回首,穿越岁月的重重幕帐,透过吉光片羽一样的古代名人家书,我们能看到其背后悲欣交集的人生历程和向上向善的谆谆教诲。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④⑤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由语境看应为浩如烟海。 粗茶淡饭:指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约,而非指食物粗劣。呼之欲出:形容画像极其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还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过于繁琐的事项,不能用于搭配语言。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现常比作从前生活中稀少的、值得回忆的往事。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当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使用室内空气净化器是一种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增进居室健康舒适的仪器。
B. 对古汉语及鉴赏技巧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能否真正走进宋词的艺术世界。
C. “余额宝”之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
D. 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答案】B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学生的作文普遍缺乏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中学生的阅读量少及阅读面窄。
B.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C.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D. 《雨巷》是早期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诗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一面对二面,删掉“能否很好”。C包含关系不可并列,删去“以及床上用品”。D语序不当,“早期”挪到“戴望舒”之后。
5. 下面文段的画线处,应填的恰当的一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