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9
-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7910字。
福建省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9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上。(范仲淹《渔家傲》)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B.《答谢中书书》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
C.鲁迅的《故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D.消息要求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个要素缺一不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0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那是何等令人发①指( A fā B fà)的暴行!甲(A惨无人道B惨绝人寰)的侵略者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城,30余万同胞惨遭杀l②(A戮B戳)……•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然而,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使日本右翼上演了一场场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的无耻闹剧。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乙(A尽管B不管)日本右翼百般掩饰,历史的真相却不会磨灭。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坚决不让侵略暴行重现。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 B ②处 A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处 A 乙处 A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然而,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使日本右翼上演了一场场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的无耻闹剧。
修改句:然而,面对铁一般的事实日本右翼上演了一场场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的无耻闹剧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题目,这是首登临怀古的词作。
B、上阙写词人登高望远,既叹千古兴亡之事皆已逝去,唯余滚滚长江东流去。
C.下阕引用典故,不但讽刺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同时也表达自己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风格明快,气魄宏大,尽显豪放风格。
5.词人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2分)
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荷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