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13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8/16 14:56: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9
  • 下载点数: 7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10游褒禅山记+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12我有一个梦想+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1荷塘月色+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2故都的秋+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3囚绿记+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4《诗经》两首+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5离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6孔雀东南飞+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7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8兰亭集序+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9赤壁赋+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作业 1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弥望(mí)   点缀(zhuì)   幽僻(pì)
  B.倩影(qiàn)  袅娜(nuó)  斑驳(bó)
  C.参差(cī)  脉脉(mò)  名曲(qǔ)
  D.梵婀玲(fán)  空隙(kònɡ)  颤动(chàn)
  【解析】 D项的“梵”读“fàn”。
  【答案】 D
  2.选出下面的字形有两处错误的一项(  )
  A.没精打采  参差  剑裾  和谐
  B.翁翁郁郁  点辍  幽僻  苍茫
  C.纤腰束素  倩影  班驳  酣眠
  D.迷迷糊糊  袅娜  渺茫  婉然
  【解析】 A.剑→敛;B.翁→蓊 辍→缀;C.班—斑;D.婉→宛。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是独处的________,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________着些白花。
  ③树缝里也________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A.好处 盛开 漏着  B.妙处 点缀 透出
  C.妙处 点缀 漏着    D.好处 盛开 透出
  【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这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辨析近义词,不能只是孤立地去分析词的义项,一定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灵活运用。解答此题我们可以联系课文,抓住“点缀”“漏着”这两个关键词去分析。如“点缀”,意思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美好。
  【答案】 C
  4.下面加点词或语素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眠歌(睡眠)
  弥望(满)
  B.袅娜(柔美的样子)
  丰姿(也作“风姿”,风度仪态,一般指丰满的姿态)
  C.倩影(美丽)
  脉脉(这里形容水流的声音)
  D.妖童媛女(艳丽)
  兼传羽杯(双方)
  【解析】 A.“眠”指催眠;B.“丰姿”指美好的姿态;C.“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答案】 D
  5.下列哪些景物引发了作者由喜悦而哀愁的情绪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无边的荷香月色
  ②幽僻、阴森的小煤屑路
  ③没精打采的路灯光
  ④热闹的蛙声、蝉声
  ⑤江南采莲的盛况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解析】 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是这篇文章的动人之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本文的感情线索。答此题应把握住这
  ……
  课时作业 3
  [基础演练]
  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陆蠡(lǐ)  涸(hé)辙
  揠(yàn)苗助长  淅(xī)沥
  B.猗(yī)郁  抑(yì)郁
  蕈(xùn)菌  婆娑(suō)
  C.瞥(piē)见  茎(jǐng)叶
  纤(xiān)细  脉络(luò)
  D.移徙(xǐ)  葱茏(lóng)
  囚系(jì)  嵌(qiàn)着
  【解析】 A“揠”读yà;C“茎”读jīng;D“系”读xì。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
  B.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
  C.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恋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需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D.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解析】 “留恋”应为“留连”;“需得”应为“须得”。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B.有一些主持人,明明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却偏偏要盲目模仿港台腔,显得不伦不类。
  C.就是千夫所指一片喊打的吃野味,也在某些地方悄悄地东山再起。
  D.那个时候的她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她都记恨在心里,现在长大了,心境开阔多了。
  【解析】 “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可改为“死灰复燃”。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记忆是一个很难捉摸的东西,有些强迫记忆,急时用,不是丢三落四,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有的却是另一种情况,一句偶发的戏语,竟变成“永不消失的电波”。
  B.黄仁宇的《孔孟》一文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C.人类曾经凭借理想、信念、希望和对未来的追求而创造文化文明,并以此自豪;但在物欲如潮的物化世界里,却常常迷失了自己。
  D.当功利之心和尘俗之念急剧膨胀,当悲壮的故事已变为明日黄花,赵公元帅和孔方兄势必成为吸引众庶千夫的强力“磁场”。
  【解析】 A项,应把“不出来”后的逗号改为分号;B项句号应放在括号注释之后;D项,“赵公元帅”和“孔方兄”都应加引号。
  【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巍峨挺秀的秦岭消没在浓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B.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C.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浓云。
  D.北风呼呼地刮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解析】 因为语境中的意境是暗淡的、丑陋而灰黄的,因此选项中就不能是色彩鲜艳的、明亮的,感情基调就不能是昂扬乐观的。
  【答案】 C
  6.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
  课时作业 13
  [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估量(liáng) 沓(tà)
  诽(fēi)谤  锲(qì)而不舍
  B.悼(dòo)词  泥淖(nào)
  里弄(lòng)  卓(zhuó)有成效
  C.给(jǐ)予  匹(pǐ)配
  请帖(tiě)  力能扛(káng)鼎
  D.璞(pū)玉  囹圄(yǔ)
  漱(shù)口  矫(jiāo)情
  【解析】 A.诽fěi 锲qiè;C.扛gāng;D.璞pú 矫jiǎo或者jiáo。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谧 坚韧不拔 瘦骨伶仃 化干戈为玉帛
  B.嚼腊 浅尝辄止 气喘吁吁 放之四海而皆准
  C.滑腻 迷天大谎 惩一儆百 不能越雷池一步
  D.蛊惑 纷繁芜杂 溘然长逝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解析】 B.腊-蜡;C.迷-弥;D.致-至
  【答案】 A
  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________和最受________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________他,________他。
  A.忌恨 诬蔑 诅咒 诽谤
  B.诬蔑 忌恨 诅咒 诽谤
  C.忌恨 诬蔑 诽谤 诅咒
  D.诬蔑 忌恨 诽谤 诅咒
  【解析】 要注意语意轻重。
  【答案】 C
  4.下面标点符号全部正确的一句是(  )
  A.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百川归海”。
  B.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
  C.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D.去年七月全国卫生会议,就明确地制订出: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总方针。
  【解析】 A中“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句号去掉;C项“等等”和省略号重复;D项冒号去掉。
  【答案】 B
  5.下列语句没有毛病的一句是(  )
  A.《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言简意赅,显示了作者高度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
  B.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振聋发聩,兴奋不已。
  C.马克思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是无人企及的。
  D.当代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