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二语文黄金30题(6份)
- 资源简介: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二语文黄金30题+Word版含解析
专题01+小题好拿分【基础版】(30题)-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二语文黄金30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2+大题好拿分【基础版】(20题)-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二语文黄金30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3+小题好拿分【提升版】(30题)-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二语文黄金30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4+大题好拿分【提升版】(20题)-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二语文黄金30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5+小题易丢分(30题)-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二语文黄金30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6+大题易丢分(20题)-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高二语文黄金30题+Word版含解析.doc
高二下期末备考之黄金30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 “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中用典故表达“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列举了三类人”“雄心壮志”,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沧海”的写法。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2)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 _______,_______ ,______”三句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教小孩学习文章断句的老师。
【答案】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在写了湖面上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后,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地描绘了月光映照湖面的奇妙景象。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表明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统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浮”“璧”“堪”“佛狸祠”“鸦”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词人秋夜独登楼,举头是“_____”,俯首是“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的结尾处写道,经一番劝慰,客喜而笑,于是主客畅饮,将盘中之物一扫而光,紧接着写道“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钩”“梧桐”“狼藉”“枕藉”等。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高二下期末备考之黄金30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比喻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实际,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度的羞耻随着光阴的消逝,而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有喜转悲,触景伤怀,想起了曹操的诗句,有感于人生短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佛狸”“槊”“绡”。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初”。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运用比喻手法,从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
(2)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______, _____”描写了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答案】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
高二下期末备考之黄金30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歌行(节选〕
陆游
人生不作安期生①,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②,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注】①安期生:传说为古代仙人,卖药东海边。秦始皇曾派人入海访求安期生,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②李西平:唐德宗名将李晟,曾率军从叛臣朱泚手中收复长安,迎德宗回京,因功封为西平郡王。
1.本诗用了安期生和李西平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前两句充满浪漫情调,诗人将入海骑鲸视为人生一大快事,显得气概非凡。
B.谈到生平抱负,诗人坦言自己并不想做安期生那样的神仙,认为那是游戏人生。
C.用李西平事十分贴切时局。陆游正是想要同李晟收复长安一样,收复旧都汴京。
D.陆游推重李晟,因为他博功名、封侯王,这正是陆游一生不懈追求的崇髙目标。
E.骑鲸入海与破敌收京相比,前者只是陪衬,做名将才是诗人努力想实现的方向。
2.后四句用怎样的手法表达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D
2.①功业未就,年华垂老的悲慨。“金印煌煌”与“白发种种”对比强烈,诗人一心报国却壮志未酬,而年过半百,壮士垂暮,平生理想似乎愈离愈远了。
②投闲置散,髀肉复生的痛苦。卧于古寺,傍守僧窗,不能上马杀敌,只能无聊地躺着, 默送夕阳,这是作为爱国志士感到痛苦和无聊的。
【解析】
2.试题分析:题干是“后四句用怎样的手法表达感情?请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读懂诗句,根据诗的后四句具体分析。《长歌行》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评安期生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诗中诗人抒写了平生的理想和抱负,以及理想无由实现的悲愤;还对驱逐金人,尽复失地的令人神往的情景作了热切的憧憬。诗人用浪漫手法开始,前四句谈自己生平的抱负:或者做个安期生那样的神仙,游戏人生;要么做个李西平那样的名将,杀敌立功。这四句写得气势很雄壮,使人振奋。就表达上来说,前者又只是后者的陪衬,做神仙是幻想,做名将才是诗人努力想实现的方向。同时,用李西平事又十分贴切当时时局,陆游正是想要同李西平扫平逆贼、收复旧京长安一样扫平金虏、收复旧都汴京。然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愿望是那么地虚无缥缈。诗人回到了现实,便把前四句放出的狂澜一下子倒挽回来,进而感叹自己,年龄老大,功业无成,只能闲居在僧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