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50字,约十个哲理故事,后附精彩点评。
哲理故事集萃
1、有一次,我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上面。”我遵从他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三下,他说:“不行,这锯子,得磨一磨。”
于是,他丢下锯子去拿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在使用锉刀之前,必须得给锉刀安个把柄。为此他拿起斧头去校园边上的一个灌木丛里去寻找小树。就在要砍树时,他又发现我那把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必须得磨一下……
当然了,那幅画,我还是一边一个钉子把它钉在了墙上。下午再见到他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金商店里往外抬一台笨重的电锯。
星星点灯:
生活中有好多种走不回来的人,他们认为要做好这一件事,必须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必须得去做更前面的一件事,他们逆流而上,回归到零,直至把那原始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看似忙忙碌碌,从早到晚一副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2、那时我大约只有14岁,年幼疏忽,对于卡尔·华尔德先生那天告诉我的一个真理,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我从中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
卡尔·华尔德是我的钢琴教师。有一天,他给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我,每天要花多少时间练琴。我说大约三四个小时。
“你每天练习,时间都很长吗?”
“我想这样才好。”我答。
“不,不要这样。”他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休息余暇,五分、十分钟地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则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当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我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我白天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我一字未动,我的借口是没有时间,这时,我才想起了卡尔·华尔德先生告诉我的话。 到了下一个星期,我就把他的话实验起来了。只要有五分钟的空闲时间,我就坐下来写作一百字或短短几行。出乎我意料之外,在那个星期的终了,我竟积有相当的稿子了。 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积少成多,创作长篇小说。我的授课工作虽然十分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资利用的短短余闲。我同时还练习钢琴。我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我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
利用短时间,其中有一个诀窍,你要把工作进行得迅速。事前思想上要有所准备,到了工作时间来临的时候,立即把心神集中在工作上。卡尔·华尔德先生对于我的一生有极其重大的影响。由于他,我发现了如果能毫不拖延地充分利用极短的时间,就能积少成多地供给你所需要的长时间。
星星点灯:
时间像是海绵,要靠一点一点挤,时间更像边角料,要学会合理利用,一点一滴地累积,会得到长长的时间。向时间要效益,合理利用时间就是与时间争夺宝贵的生命。
3、小李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青年,从小继承了数目庞大的家产,使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数家公司的老板。
他虽然很聪明很有才能,但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有一些富家子弟的气息。身上总是穿著至少数万元的西装,手腕上也带着一个耀眼的劳力士金表,使他看起来确实颇为招摇。
而且,他平时为人也非常傲慢,只为自己着想。所以,大家都很讨厌他。但数个月前的某一天,当我在街头遇见他时,却令我一惊。
因为平时总是身穿名牌的他,竟然只穿著了一件非常普通的T恤;手腕上也没有那只耀眼的金表,而换了一只极便宜的石英表。态度也十分随和,脸上总是带着微笑。
面对这场巨大的转变,我有些不敢相信,甚至怀疑眼前的此人,究竟是不是小李?
小李向我诉说了他的经历:
一个月前,身穿名牌衣服的小李,走进了一家大型百货公司,想为病床上的母亲买一件礼物。
由于母亲这两天病情有了转机,因此他的心情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