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作业(1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7/19 17:19: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18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9年新课标语文高三总复习作业)(打包)
  作业1.doc
  作业10.doc
  作业11.doc
  作业12.doc
  作业13.doc
  作业14.doc
  作业16.doc
  作业2.doc
  作业3.doc
  作业4.doc
  作业5.doc
  作业6.doc
  作业7.doc
  作业8.doc
  作业9.doc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古人言,“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正所谓欲望无穷无尽,需求却寥寥可数。
  ②春天到来,花园里,道路旁,各种花卉,争奇斗妍。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③面对世俗纷扰,唯有坚定理想信念,才不会被身外之物所腐蚀。要知道,欲壑难填,回头是岸乃正道;贪欲无益,悬崖勒马才是真。
  ④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身在其中,流连忘返。
  ⑤抵达诊所尚未把脉,他忽然说有个不谙中文的法国病人在针灸,要我帮忙翻译,只好硬着头皮野人献曝。
  ⑥“一带一路”参与的国家尤其是中东等地是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必须在勘探清楚资源能源储备的情况下,按照可持续方式开发和利用资源能源,避免竭泽而渔。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答案 C
  解析 ②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后常用来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④进退维谷:是指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是错误的。⑤野人献曝:比喻贡献的不是珍贵的东西,是用于向人建议时的客套话。这里不是用在向人提建议。使用错误。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我们宣传《河北省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处罚条例》,意在增强公民的控烟意识,让控烟令落地生根,不走过场,最终达到真正禁烟的目的。
  ②余恕诚先生是中国诗学研究学者,先生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主攻中国古代文学,真可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
  ③“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校方解释此标语改自儒家经典《大学》,但声讨的网友们仍是不赞一词。
  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⑤学者黄仁宇爱读古书,他的《万历十五年》在叙事中论古讽今,注重历史学著作的社会效益和经世致用的价值。
  ⑥山城人喜欢在悠闲的喝茶时光中,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学区房”“养老金”“反腐败”等和生活联系紧密的话题。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②③⑥
  答案 D
  解析 ①落地生根:比喻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做好所从事的工作,使用正确。②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作品多。此处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丰富,不合语境。③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与“声讨”相矛盾。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意思是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使用正确。⑤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用在此句中符合语境。⑥津津乐道:饶有兴趣地谈论。“津津乐道”和“谈论”重复,且其后常不跟宾语,常用作“对……津津乐道”。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由于这个班学生基础很差,为了让他们能够跟上进度,班主任经常对这些学生耳提面命,希望能帮他们解决学习上的疑难。
  ……
  专题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1.下面的文字,本着简明的原则,应删去哪几处?(3分)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①品尝,②即浅尝辄止;③有的可以吞咽,④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⑤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粗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要知道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⑥经常读。
  必须删除的是(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④⑥
  解析 ②用“即浅尝辄止”对“品尝”解释,显得句子不够简明。④“囫囵吞枣”就是“吞咽”的意思,与前面的成分重复。⑥“经常读”与前面的“反复读”重复。这三处删去,不但不影响表意,而且语言表达更简明。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家父今年七十岁寿宴于8日中午12:00举办,敬请届时务必参加。
  B.对大家交来的拙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认真评选,择优发表。
  C.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D.学校诗社将举办“我与诗歌有个约会”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
  答案 C
  解析 A项,“务必”语气太强硬;B项,将“拙作”改为“大作”;D项,“莅临现场”不当,可改为“踊跃报名”。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最后,感谢嘉宾王小美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也祝贺她荣幸地加入我们的综艺之友俱乐部!感
  ……
  专题十六 传记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梨园中人”谭元寿:江河不择细流
  2014年12月20日,纪念叶盛兰诞生100周年演唱会,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三代谭派传人同台演绎经典剧目《定军山》。那应该是谭元寿最近一次登台,那一年他已经86岁,孙子谭正岩35岁。
  直到2017年春节,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角儿来了之百年谭派》节目中,更多的谭迷才再一次见到谭元寿,听到他的声音。
  “父亲总想把最好的形象留在观众心里。”谭元寿的儿子谭孝曾悄悄对我们说。
  真正的艺术家难免爱惜羽毛。尽管谭元寿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京剧大师,但他一辈子都反对别人称呼他为“艺术家”。他常挂在嘴边的是,“我只是一名普通演员”。二十多年前,谭元寿在上海电视台录制节目,现场有青年演员问他,何时成的名?他的回答是,“我一辈子也没有成名”。那是先生的谦虚,却有着“梨园世家”的自信与旷达。
  作为京剧创始人之一谭鑫培的玄孙、“四大须生”之一谭富英的儿子,谭元寿的降生给这个家族带来一份重重的期待。谭元寿在幼年时就经常看京剧大师杨小楼的表演。每次见面,杨小楼都会把他高高举起,放在肩上,逗着说,快长大,把戏唱,成好角,名天下。“杨小楼是我一生中第一个崇拜者。”谭元寿说。
  童年时,谭元寿就常随父亲去余叔岩家里学戏,看余叔岩先生向他父亲传授余派唱腔。听着听着,他就在余老夫人的怀抱里睡着了,睡梦里都是余派唱腔。所以,“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还是余派唱腔”。
  后来,谭小培仿照当年谭鑫培将谭富英送到富连成坐科,把谭元寿送到富连成第六科“元”字科。入富连成科班学艺的第一天,肖长华先生给他取名元寿,从此戏班里就有了个谭元寿。在富连成学了7年,谭元寿学演了近百出戏。60多年后,谭元寿回忆起这难忘的7年,总结了富连成的“三件法宝”:一是严格教学,不分亲疏;二是注重舞台实践,全年只休息两天,没有一天不上课,没有一天不练功,没有一天不演出;三是教学中“文武昆乱”并重,“文武昆乱”兼学。
  谭先生讲的一件事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出科之后,他崇拜李少春,想拜李少春为师。父亲谭富英不仅十分支持,还对他说:江河不择细流,泰山不弃细壤。谭派哪里来的?就是吸取各家之长才形成的。“我的曾祖、祖父、父亲和我的儿孙六代人,都是科班或者戏校坐科才出道的。没有一个是全靠家学,每一代人都拜有好多老师,这就是转益多师。”
  京剧成为国剧的初期,谭鑫培创下了“无腔不学谭”的历史,这一方面源于谭派的声腔之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谭派没有门户之见,能够采众家之长,后学们也饮水思源,以艺为大。
  一个家族,七代人从事同一门艺术。即便放在全世界,也是鲜见而宝贵的。在京剧自身的魅力之外,一定有一条强韧的精神纽带将他们联结在一起。我们去求证,谭先生笑笑说:“父亲谭富英的人品对我一生影响最大。他总教育我做人要忠厚,唱戏要高调门,做人要低调门。要学会吃亏、让人。对别人厚才有自己的道,才有后代子孙的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