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预习新知
- 资源简介:
约2520个字。
13 《水调歌头》
预习新知
一、重点字词
1.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2.把酒:端起酒杯。
3.宫阙(què):宫殿。
4.归去:回到天上去。
5.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6.不胜:经受不住。
7.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8.何似:哪里比得上。
9.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1.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2.千里共婵(chán)娟: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婵娟,指月亮。
二、考题欣赏
1.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3.前三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向往?
诗人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呢?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
4. “又恐”暗示作者怎样的心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但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诗人为什么想要乘风归去?想要离开现实,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5.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几句在暗示什么?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这就过渡到了下面的怀人。
6.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7.作者的内心矛盾有没有得到解脱呢?
解脱了,通过自我安慰。人事无常,有聚有散,自古如此。人的悲欢离合也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为此悲伤,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就可以了。“人不能选择天气,但可以选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