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00字。
正册判词之一
[red]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中埋。
[译文]
可叹一个枉有乐羊子妻般的贤德, 可怜一个空怀谢道韫样的诗才!
一个像玉带挂在林中, 一个如金簪雪里埋着。
[鉴赏]
此判词写的是宝钗与黛玉,书中的主要人物,宝钗虽象乐羊子妻似的劝宝玉读书,并取得了宝二奶奶的宝座,但枉费心机,宝玉出走当和尚,而她遭到冷遇(雪里埋)的结局
黛玉是曹雪琴塑造的与薛宝钗对立的另一个典型女性,虽在贾府丫头服侍,金衣玉食,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才智过人,性情孤僻,心血眼泪不断洒向宝玉,要的是宝玉的感情,而宝钗要的是二奶奶的地位。宝玉和黛玉有着共同反叛情绪,在封建的贾府中注定要失败的,结局就是玉带林中挂,作者将钗、黛写在一个判词里,是对立矛盾同存在一体中,但对黛玉是抱有同情的,而对宝钗则带有贬义。
正册判词之二: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译文]
近二十年来分清了是非, 火红的榴花映照皇宫里。
三春时光怎比的初春景色, 虎兔相交之年大梦醒魂归西。
[鉴赏]
元春从入宫作女史到加封为凤藻宫尚书、贤德妃,二十年来的生活中,让她懂得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与家族命运的衰败,身为贵妃,是最高统治集团的成员之一,又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最大靠山,深居皇宫,显赫一时,但到头来还是脱不了在虎尾兔初之年大梦归的结局。
正册判词之三: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邀。
[译文]
聪明有才清静明朗志高远, 却生于朝代末期好运全消;
到清明节时在江边流泪望亲人 ,只能梦随春风飘回遥远的家乡。
[鉴赏]
此判词写的是探春。探春是贾政小老婆所生,她为了显示其主子的地位和尊严,不承认与亲娘的关系,用她的话说“……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见二十七回)探春与大观院的姐妹不同,她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走的出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见五十回)她有组织能力,首先发起诗社。她严于律己,对自己房中的丫鬟管教甚严,但不许别人碰她一下。抄检大观园,惟有探春毫不心惊,严阵以待。……王善宝家的素日虽知探春名声,她想是众人没眼色,没胆量罢了。……趁势作脸,因越众人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