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11820字。
中山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 级、考号、姓名。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孤常读书, □□□□□□□。(《孙权劝学》)(1分)
(2)王维在《竹里馆》中,赋予“明月”以人格,把“明月”视作知己好友,表现诗
人新奇独特想象力的两句是:□□□□□, □□□□□。(2分)
(3)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
(4)《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诗人借“落花”表现一种甘愿牺牲自我和无私奉
献精神的诗句是: □□□□□□□, □□□□□□□。(2分)
(5)默写完整陆游的《游山西村》。(4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
□□□□□□□,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qí dǎo的钟声也响了。
(2)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 huò bù dān xíng
(3)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ò
(4)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 nài rén xún wèi。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3--5题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校将5月定为“孝亲敬老月”并推出一系列活动。
3.如果你来策划,除了以下两项活动项目,请你再设计两项活动项目。(4分)
活动项目一:“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项目二:走进敬老院送温暖:
活动项目三: ;活动项目四:
你班举行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的结束语: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捧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A , ;
B , 。C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轰轰烈烈地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就是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感到
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D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4.仿照结束语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A、B两处各续写一个句子。(4分)
5.C、D画横线两句有语病,请你帮助修改。(2分)
二、(46分)
(一)(10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苔痕上阶绿( ) (3)孔子云(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牍之劳形。
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对陋室的环境、人物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高洁做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篇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四句运用了环境描写手法,烘托了陋室的不陋。
C.本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富有音韵美。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