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14
- 资源简介:
约4380+3130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年级:高一 高一语文备课组
班次: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史记》,
2•熟读课文,积累字词,把握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了解文学常识,熟读课文,把握情节,积累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廉颇、蔺相如品质的可贵,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预测】:课文中的一些文言现象
【知识链接】
(一)作者和《史记》
1.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①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匮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⑧艰难发愤。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共130篇,五十二万多字,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按帝王的世序和年代记叙政治上的重大事件。“表”是排比并列历代帝王和诸侯国间的各年(月)大事。“书”是经济、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专题论述。“世家”是记叙诸侯王国和辅汉大功臣的事迹。“列传”是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较知名的人士的传记。这五个部分互相补充配合,组成一个整体。《史记》的体例开辟了史籍的新面貌,为以后历代历史著作所取法。司马迁自述写作的目的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的影响:
1.对后代小说的影响:从唐代的传奇到明、清的短篇小说以至长篇巨制,它们在人物塑造上、描写手法上、情节安排和语言运用上,都有《史记》影响的痕迹。
……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年级:高一 高一语文备课组
班次: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
2、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熟读全文,理解常见文言现象,总结人物形象,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预测】: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知识链接】
【学习过程】
一、集中学习14—16节“渑池之会”。17—21节 “负荆请罪” 对照注释,试翻译。落实文句翻译。
1•掌握下列文言词
1、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 2、靡:左右皆靡( )
3、怿(yì):于是秦王不怿( ) 4、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5、已而:已而相如出( ) 6、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
7、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 ) 8、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9、驽:相如虽驽( )
2•词类活用
1 、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2、交:为刎颈之交( )
3、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4、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意动用法
5、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后,以……为后)意动用法
3•古今异义的词
1、明年:古义: 2、前进:古义:,上前进献
3、宣言:古义:扬言,到处说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