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60个字。
《谈骨气》教学设计
谈 骨 气
(吴 晗)
教学目标:
了解议论文选择、安排典型事例,全面、有力的论证论点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怎样选择和安排典型事例,用事实证明观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回顾已学诗、文,引出《谈骨气》这篇文章。
师: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出示《过零丁洋》)这首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通过本诗,我们对作者文天祥有了一定的了解,诗中哪一句话特别能够反映作者高尚的气节?
(出示《嗟来之食》)这是前几天我发给大家的短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穷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最后一次演讲》)看到这幅图,闻一多先生的话似乎又回响在耳旁:“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向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二、初读课文,把握论点
在《谈骨气》这篇文章中,作者列举了我们刚才回顾的三个人的事例,他的目的是什么?
出示板书:
作者在文中运用这三个材料的目的是什么?
带着问题,给同学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
请生回答。
出示板书:论证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感受“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句中,“我们”一词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
了解有骨气的含义(用孟子的几句话来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痛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大丈夫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就叫做有骨气)(“有骨气”不等于“骨气”)
三、研读课文,了解本文的事实论据是怎样为论点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