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南师大第二附属初级中学2018年初三年级涂卡训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5小题,约8200字。
南师大第二附属初级中学2018年初三年级涂卡训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毋(wù)宁 笑靥(yè) 藤蔓(wàn) 潜(qiǎn)滋暗长
B.抽噎(yē) 氛(fēn)围 木讷(nà) 谆谆(zhūn)教诲
C.嫉(jí)妒 隽(juàn)永 解剖(pōu) 锲(qiè)而不舍
D.风靡(mǐ) 殷(yān)红 魁梧(wǔ) 牵强(qiáng)附会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度过三十万人。
B.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 这次活动失败了并不可怕,但应认真分析其原因,吸取教训,把它当作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D.入选“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卢永根教授,将自己的毕生积蓄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们肃然起敬。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特朗普与金正恩的会晤能否成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双方要价是否达成妥协。
B. 由于双博会即将举行,使得仪征市政府以及广大市民对未来充满期待。21世纪教育网C. 为给农村群众打造一个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丹棱探索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新模式,再次登上《人民日报》,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21•cn•jy•com
D. 近期,一部以“强起来”为主题的大型政论记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公演,广泛引起社会关注,为新时代的到来奏响了电影序曲。www.21-cn-jy.com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热爱生活”“七颗钻石”“给我的孩子们”这几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B.当初这些朴素的、接近事物本质的想法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今天在生物医学研究上能够取得一些成绩。这句话的主干是:想法和判断决定了我能够取得成绩。
C.小明总是板着脸,好像人人都欠他钱似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只有每一个扬州人自觉遵守文明礼仪24条,才能将扬州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城市’,也才能真正彰显扬州她迷人的魅力。”这个复句的第一层关系是转折关系。
5.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托尔斯泰通过记叙一个小姑娘把意外得到的一灌水先让给别人喝,结果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的故事,赞扬了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品质。
B.《社戏》描写作者鲁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C.《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诗歌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了愁苦哀怨之情。
D.“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沙叶新的话剧《陈毅市长》以陈毅和齐仰之的矛盾冲突为线索,表现出陈毅作为政治家和一代名将的胸襟和智慧。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空格内,4分)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miǎn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dì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xī利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维护人民权利。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zhuàn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7.默写
①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刘禹锡《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② ,山岛竦峙 。 ( 曹操 《观沧海》 )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 , 。 (诸葛亮 《出师表》 )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
⑤ ,西北望,射天狼 。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 )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 _____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 《破阵子 》 )
⑦ , 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 《游山西村》 )
⑧ , ,威武不能屈。 (《孟子》)
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9分)
近年来,仪征市教育局大力推进语文课外阅读工程。活动中新明中学初二九班同学组织了“品味经典 享受阅读”主题班会。请您参与以下知识问答:
①【情节概括】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2分)
上文《水浒传》中的故事可以概括为:
②【思维碰撞】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小明认为保尔精神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在如今这和平时期、信息时代,艰苦奋斗已经过时,改革创新才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他的同学,你如何引导小明辩证地看这个问题?(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