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1
- 资源简介:
约7180字。
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周 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周密的友人陈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周密作此词为他送行。周密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方回:贺铸的字。词人在此处以贺铸自比。
词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词人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气象阔大、威武雄壮的郊野送行的景象。旌旗飘飘,光照原野,车马萧萧,浩浩荡荡,这样威武雄壮的画面,再衬以平沙万里、野旷天低的广阔背景,给人以无限遐想。
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包括概括单个景物的形象特点,赏析单个或几个景物的形象内涵,分析某类景物的形象特征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分析意象,感知意境。抒情诗十分注重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因此把握景物特征,要注重理解诗歌使用的意象,体味诗歌营造的意境。比如诗歌描写芳草萋萋、断壁残垣,要体会这些意象营造的悲凉气氛;诗歌描写夜月高悬、孤舟流水,要体会这些意象营造的孤寂意境等。
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3.分析手法,概括形象。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诗歌多通过体现描写对象的动静、古今对比、虚实,使用比喻、夸张、拟人,借助铺垫、烘托、照应、过渡等手法塑造形象。因此,概括景物形象特征时,就可以从分析具体的表现手法入手。
4.把握景物,体会情感。诗歌对景物的描写体现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景物形象,就要注重揣摩诗歌的情感。这是解答赏析诗歌形象题不容忽视的环节。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不 见
杜 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