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8年高考分类汇编之诗歌鉴赏考前模拟第3期
- 资源简介:
约31850字。
备战2018年高考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第3期
一、【2018届山西太原市高三模拟试题(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注】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骚人”句: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人认为桂花不以色彩明艳悦人,情怀疏淡,踪迹偏远,唯芳香常留人间。
B.在词人眼中,桂花虽然没有美妙的浅碧、深红颜色,但仍是第一流的名花。
C.写梅花嫉妒、菊花羞惭,是在衬托桂花这一中秋时节花中之冠的卓越形象。
D.词人认为屈原缺乏审美眼光,情思不足,不识桂花名贵气质,竟将桂花遗漏。
E.这首词上片描写叙事,下片抒情议论,表达了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15.花品即人品,从这个角度分析,你认为词人写桂花的用意何在?
【答案】14.DE15.①桂花色淡味香,在百花中以“味”取胜;②“色”属外在,“味”属内在,正与词人所追求的内在高尚德行相吻合;③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桂花表达了对内在高尚品德的追崇。
【解析】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的手法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本题题干设问很隐蔽,考生在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抓住“用意”,其实就是综合赏析本词所运用的手法。考生要从写作手法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答,从写作手法上看本词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从情感上看体现了作者对桂花内在美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是作者追求自身自在美的体现。
二、【2018届山西孝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①
赵佶
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②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③。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注】①此词为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在途中所写。②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③蕊珠宫女:指仙女。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