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素质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1小题,约10120字。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素质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 ”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4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②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⑤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⑦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2)请默写《使至塞上》的后四句。
, 。
, 。
2.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1)—(6)题。(10分)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候他遇到晚霞和新月,这时他只想休(qì),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磅(bó)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A也许有一天,他会再从海上篷篷的雨点中升起,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生命就是这样,B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搁浅。 C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休(qì) 磅(bó) 屏息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正确写法是 。
(3)文中“底蕴”一词的意思是
(4)A句运用了 的修辞。
(5)B句有标点错误,应将 (修改意见)
(6)C句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5分)
(1)在莫斯科过了一冬,1882年1月,他参加了调查人口的工作,也因此目睹了大都市的贫困状况。印象非常凄惨,他第一次看到这文明隐藏着的毒瘤。那天晚上,他向一个朋友讲述他的所见时,“他叫喊,号哭,挥动着拳头”。
“人们不能这样生活!”他号啕着说,“这绝不允许!绝不能……”几个月之久,他又堕入悲痛的绝望中。
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家 的作品《名人传》,文中的“他”是 (人名),选文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
(2)《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七回介绍了 和 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4.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0分)
(1)【解读“和”字】A组同学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和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
材料二 “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的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1)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的本义是 (3分)
(2)阅读下面的新闻,并根据内容为它拟一个标题。(3分)
7月8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礼仪发展论坛在南昌隆重开幕,两岸业界人士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华礼仪发展之道。会上,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理事会主席、台湾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陆炳文先生告诉记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为人处 世的基本准则,礼字说到底,就是‘和’字,‘礼’以‘和’为贵,‘和’又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他希望能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海内外同胞常相聚,彼此交流,观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