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944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18.4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 ,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 ▲ ,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白驹过隙
B.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C.物换星移 坚如磐石 昙花一现
D.时过境迁 坚如磐石 白驹过隙
2.有道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三月美,瘦西湖景最佳。在瘦西湖公园东北门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风生碧涧鱼龙跃”,下面对句是其下联的一项是(3分)
A. 山色迎人秀可餐 B.月点波心一颗珠
C.地辟天开指顾中 D.月照青山松柏香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简笔与繁笔》)
B. 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或者说,像一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动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拿来主义》)
C.东方和西方正像一个人的不同神态,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D.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
4.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 , ▲ 。 ▲ , ▲ , ▲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④⑤③②① B.④①③②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②⑤④
5.下列关于《红楼梦》相关章节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忙得茶饭也没工夫吃得,坐卧不能清净,心中却十分欢喜。这是因为她恐落人褒贬;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好逞强斗胜。
B.得知宝玉挨打,最伤心的莫过于林黛玉。她第一个来看宝玉,且抽抽噎噎地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宝玉大为怜惜。
C.初秋季节,大观园中有文采的年轻女子成立诗社,并各人起了名号。第一次咏白海棠,蘅芜君压倒众人;第二次作菊花诗,潇湘妃子夺魁。
D.抄检大观园时,探春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
时进士张九皋,声称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