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10(7份)
- 资源简介: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第一专题+相信未来.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第二专题+劝学(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第二专题+劝学(第三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第二专题+劝学(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第三专题+想北平(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第三专题+想北平(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doc
劝学(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听朗读,正音,找出通假字。
3、根据注释,翻译并理解第一自然段。
【学习重难点】
识记第一自然段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作者、作品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劝勉。学,学习。《劝学》是《荀子》第一篇,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三、探究未知
1、正音
中( )輮( ) 虽有( )槁( )暴( )
砺( )参省( ) 须臾( ) 舆( )
蛟龙( ) 骐骥( )螯( )鳝( )
2、找出通假字
……
劝学(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完成第2自然段重点字词解释。
2、能够逐字逐句翻译第2自然段。
3、了解本自然段的内容。
【学习重点】
识记第2自然段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学习难点】
了解本段的主要内容。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加下划线的词重点解释
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吾尝跂而望矣 ( ) 声非加疾也( )
而闻者彰( ) 而致千里( )
假舟楫者( ) 而绝江河( )
三、探究未知
1、找出通假字
2、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古今异义
……
相信未来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掌握诗歌的意象,并分析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分析意象的特点并准确的把握意象在诗歌的意思。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写作背景
《相信未来》写于1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 岁的时候就写下这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
二、探究未知
请速读课文填写以下字的读音,并通读课文。
灰烬( ) 依偎( ) 摇曳( )
曙光( ) 笔杆( ) 睫毛( )
瞳孔( ) 脊骨( ) 给予( )
【合作学习】
第一节
找出意象 分析意象 体会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