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12-26,1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4/21 14:47: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12-26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12论述类文本阅读(1)+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13论述类文本阅读(2)+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14小说阅读(1)+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15小说阅读(2)+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16散文阅读(1)+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17散文阅读(2)+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18非连续性新闻阅读(1)+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19非连续性新闻阅读(2)+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0传记阅读+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1文言文阅读(1)+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2文言文阅读(2)+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3古代诗歌鉴赏(1)+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4古代诗歌鉴赏(2)+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5名句名篇默写(1)+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6名句名篇默写(2)+Word版含解析.doc

  练案[12]论述类文本阅读(1)
  本练案共4页,设计试题12个,赋36分,训练时间36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导学号 61342716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
  [解析]原文中的表述为“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仔细甄别即可发现“基本课题”和“全部内容”内涵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是以善为核心的。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
  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述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人格尊严问题。
  [解析]A是对第一段信息的理解,原文提到的“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是“伦理”,而非选项所表述的“伦理关系”。B对第二段的概述完全建立在对原文信息综合分辨的基础上,理顺了原文思路,没有理解不当之处。C很明显对“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和“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说明顺序存在颠倒的问题。D谈及的“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非“伦理”,而是“家族本位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B.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学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C.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D.按照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的认识,人必须有道德,因而中国人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
  [解析]A可以从第一段第一、二句得出答案。B根据第二段的二、三句可以看出,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原文未曾提及“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学的”。C把“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归为中国的文学艺术名下,明显是对文章的错误嫁接。D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是因为有道德;而不是人因为是“万物之灵”,必须有道德,所以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导学号 61342717
  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上古时期,贡赋一体。春秋时贡、赋开始出现分化。至秦汉时,土贡已独立于赋税之外。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其形式主要是各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到了明代,土贡制度已较为成
  ……
  练案[14]小说阅读(1)
  本练案共4页,设计试题12个,赋56分,训练时间56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导学号 61342724
  路 遗
  刘怀远
  黄连婶平日不出门,但一出门,准是去借钱。本村几乎都借遍了,不好再向谁开口。即使有人主动借钱给她,她也摇摇头,坚决地说:“不要,以前借的还没还上呢,已经拖累你们不少了。”
  黄连婶出了村,在路上走,后面有自行车的声音在响动,骑车人和黄连婶说话:“又要去王权村啊?”
  黄连婶站住,苍白的脸红了红,朝那人点点头。王权村是黄连婶娘家的村,娘家哥多。不过去娘家多了,嫂子们也没好脸色。但毕竟是自己的娘家,比借别人的心里踏实。
  骑自行车的人叫玉亮,下了车跟黄连婶说:“我带你一段路吧。”
  黄连婶说:“算了吧,你自己骑还这么大动静,哗啦哗啦直响。”
  玉亮看看自己的破自行车,嘿嘿地笑,手往怀里掏,说:“婶,我这里有几十元钱,你先拿去用吧。”
  黄连婶忙拦住说:“你帮我的还少吗?我自己命苦,不能总拖累你们。”
  “婶,我知道您性格倔强,可我是外人吗?自家的远房侄子!这几年,黄连叔有病,您也够操心的了。”
  黄连婶说:“你惦记着婶,婶感激不尽,你家也不富裕,我现在日子还能挺过去。”
  “好吧!”玉亮知道拗不过她,就说,“那我先走了。”
  玉亮骑上哗啦哗啦直响的自行车,骑得很慢,比黄连婶走得快不了多少。拐过一个弯,玉亮不见了。黄连婶走过拐弯处,见路中央有一叠钞票。
  黄连婶捡起来,数了数,不到100元钱。天呐,这是谁这么马虎,100元足可以买七八袋化肥,足可以给黄连买一个月的中药,足够在县中学读书的女儿三个月的生活费啊……
  她往前后看,见不到一个人影。
  丢钱也太马虎了,玉亮也马虎,他在前面,愣没看到。黄连婶站在那里等了好一阵子,也没见有人来找。她摇摇头,把钱装进衣兜,心想,会和找钱的人遇见的,就继续往前走。
  迎面开来一辆农用三轮车,在黄连婶面前停下来,开车的是屠户柳三。
  “嫂,你要去哪里啊?”
  “我去走个亲戚。”
  “哦,俺哥一个人在家呢?”
  “咋,你还怕他跑了?”
  柳三笑了,黄连终年躺在床上搂着药罐子,既不会跑,也不会怕谁偷。
  柳三说:“嫂,咱一起回家吧,有啥困难我帮你解决。”
  黄连婶说:“你也没开印票子的机器,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的,天天杀猪再赶集卖肉,生意做得也挺辛苦的。”
  柳三说:“嫂啊,你不是困难到揭不开锅了,不会又回娘家的。好,你去吧。”柳三挠挠头,朝农用车上看看说:“我丢在集上东西了,赶快回去拿。”说完,农用车冒了一溜黑烟,掉转车头跑远了。
  黄连婶笑着摇摇头,心里说:“慌张鬼,掉转车头往回走也不带我一段
  ……
  练案[26]名句名篇默写(2)
  本练案共2页,设计试题20个,赋100分,训练时间100分钟
  一练本科上线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 61342802
  (1)《荀子•劝学》以站在高处招手为喻,阐明学习能借助外物提升自己道理的名句是“__登高而招__,__臂非加长也__,__而见者远__”。
  (2)陆游《游山西村》中“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__”两句,写出了所游之村周边的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情境。
  [解析]本题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 61342803
  (1)庄子《逍遥游》描写鹏具备了没有什么力量能阻遏它的条件之后,再打算飞往南方的名句是“__背负青天__,__而莫之夭阏者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__”。
  (2)杜牧《赤壁》中由沙里沉埋着断戟展开联想,为后文抒怀作铺垫的两句是“__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__”。
  [解析]本题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 61342804
  (1)韩愈在《师说》中表现当时普通人不肯从师学习心理的名句是“__今之众人__,__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而耻学于师__”。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两个诗句是“__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__”。
  [解析]本题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 61342805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覆压三百余里__,__隔离天日__。__骊山北构而西折__,直走咸阳”,描绘出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建筑物之高大以及建筑走向。
  (2)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高度评价早春美景的名句是:“__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__”。
  [解析]本题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 61342806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所见月出及江面美景的名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__徘徊于斗牛之间__。__白露横江__,__水光接天__”。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极写天气的寒冷,与前两句酒宴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