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哲学趣话》ppt6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5张,教案约3110字。
《懒惰哲学趣话》教学设计
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 张雪莉
教学目标
1、能简单概括故事大意,清楚掌握游客和渔夫代表的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2、抓住一些关键语句,学习本文对比及庄谐互现的写作手法。
3、讨论文本的构思特点,充分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游客和渔夫的不同选择。
4、引导学生对人生追求有一个更积极乐观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哲学理论水平。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解评价课文中的两个人物,理解他们不同的人生选择,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地人生观。
2、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解课文的寓意。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课文寓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方法
探讨思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小调查:
第一个问题,凡是每天都问自己:“我今天幸福吗?” 并且回答是肯定的同学请举手。
第二个问题,每天脸上都能呈现出笑容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们都笑了)
教师:难道你微笑的是个不是你幸福的时刻吗?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能幸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德国作家亨利希•伯尔的《懒惰哲学趣话》,看看这位能“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的文学大师怎样为我们诠释的。
二、作者及其作品
亨利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生于科伦一雕刻匠家庭。1939 年入科伦大学学习日尔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曾负过伤,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