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4/12 12:43: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8190字。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
  语文试题(4.4)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淸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在明朝之前占据着社会的主流,道学只是主流思想的补充,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B.无论是高蹈的士大夫,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着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C.以出世和解脱为口的的佛教体系传入后,曾遭到儒学和道教的抵杭,后经过“中讲之道”的过滤和淡化,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
  D.尽管明清之后的中国艺术格神倾向低矮化,但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出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孔孟的儒学为主,以老庄的道学为辅,又佐以诸子百家,使得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得到了整体呈现。
  B.文章引用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话,目的是证明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具有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C.文章以明朝为时间分界点,分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前后变化,形成对比,结构谨严。
  D.文章论证方法灵活,修辞手法多样,例证与引证并举,比喻与比拟齐飞,语言鲜活,感染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艺术人生”观念的影响下,许多艺术种类达到高峰,洋溢着高蹈的精神追求,比如诗歌中王维的《山居秋暝》。
  B.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对人生的理性态度和实践的理性精神。
  C.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在艺术上,孔子追求精美,庄子追求情理。
  D.清代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出艺术审美的低俗化倾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向的文字,完成4-6题,
  青铜葵花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来。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发动起来,不 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礒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传播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
  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3
  夜里,疲倦的人们一时顇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
  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面黄肌瘦的村民们,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红润起来,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亲成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了,趁还能走动,她要去看一看她的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