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实战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4/11 17:45: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150字。

  甘肃省兰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实战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汉通西域到唐代,西北陆上贸易一直占据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就国家政策而言,陆上贸易主要作为控驭戎狄之术,政治目的远大于经济追求。这是因为汉唐时期,大部分中原王朝建都于长安洛阳之间,其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草原。因而,鼓励蕃商来华贸易主要目的并非微不足道的关市之征和宫廷所需珍宝,而是显示王朝的强大富足,吸引各国臣服。直到唐代,海洋贸易还处于对外贸易的次要地位,更没有财政意义。
  宋朝鼓励海洋贸易,设立市舶司,实行抽解和博买,一开始就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重,获取市舶收入。宋高宗就反复强调“国家之利莫盛于市舶”,乃“富国裕民之本”。元朝继承了宋朝追求经济利益的态度,大力发展海洋贸易,把市舶收入作为国家财政收入,认为市舶与赋税、盐法、商税等一样,乃“军国之所资”。由此可见,宋元两朝已完全不同于汉唐对外贸易目的,第一次以经济眼光和趋利态度看待海洋贸易。
  秦汉时期,在人们的认识中,广袤的海洋更多是作为构成“天下”组成部分的虚渺空间。这种情况直到唐代也无根本改变。宋元时期,朝廷鼓励本国民众出海贸易,民众的海洋意识有了根本改变。从《诸蕃志》《岛夷志略》这两记载海商的书中看到,民间海商关注的已是航路、物产、市场、风土、货物等与商业贸易直接相关海外诸国信息。可见,民间已十分熟悉海外市场,海洋不再是神仙世界,而是充满商机、聚财生利的现实世界和生存空间。这种海洋意识催生了沿海民众向海谋生的潮流。
  随着海洋意识的新变化,中国海洋活动全面领先于亚洲沿海各国,开始显现海洋大国的地位。宋元海商数量巨大,商品结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具有绝对优势,在亚洲海洋贸易中具有发动机的作用。宋代沿海民众出海贸易之风盛行,贩海之商“江、淮、闽、浙处处有之”。有学者推测南宋东南沿海常年有近10万人涉足外贸,南宋民间海船总数保守估计应有七八万艘。宋代鼓励商人出海与穆斯林商人在东南亚、印度洋沿海带动的早期伊斯兰化两股潮流相互激荡,开创了亚洲海洋贸易的新格局。
  宋元南海贸易体系的商品结构,是以中国瓷器和丝绸为主的手工业品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的香药、珠宝为主的资源性商品相交换,因技术水平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而构成了供需稳定、利润丰厚的互补性市场关系。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有明显优势。《梦粱录》记载,海商船舶大者五千料,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元代海船与宋朝相去不远,二千料船载重约120吨,五千料约300吨。而当时东南亚商船只是载重4吨至40吨不等的帆船。宋元还把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并不断完善。
  宋元两朝激发出的沿海百姓贸易求利的海洋意识及中国在海洋贸易中的优势,使中国对外贸易真正进入海洋贸易时代,并成为亚洲海域的南海贸易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海洋大国。当然,这也与当时国家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摘编自黄纯艳《宋元海洋意识的新变与海洋贸易时代的确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唐时期中国鼓励蕃商来华贸易,只是为了显示王朝的强大富足,吸引各国臣服。
  B.海洋贸易在宋代已占据对外贸易的主导,并以追求经济效益,获取市舶收入为目的。
  C.民众自发所产生的海洋能够聚财胜利的意识,加速了沿海民众出海贸易之风的盛行。
  D.宋元海洋贸易中我国海商数量巨大,商品结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具有绝对优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通过路上贸易和海洋贸易地位的比较,论证了国家政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B.文章从对外贸易政策趋向、海洋意识转变两个方面论述了海洋贸易地位确立的过程。
  C.文章通过对宋元时我国海洋活动实力的阐述,证明了我国在亚洲经济贸易中的地位。
  D.围绕海洋贸易地位的确立,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确立的条件、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唐西北陆上贸易,只有遏制草原游牧势力的政治意义,并无经济追求的财政意义。
  B.宋元两朝以趋利态度大力发展海洋贸易,说明市舶收入在国家财政中占有一定比重。
  C.由互补性市场关系可以看出,海外诸国对中国出口瓷器和丝绸等受工业品的依赖性。
  D.如果宋元时期国家经济重心没有南移,中国对外贸易重心可能不会由陆上转向海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湖底
  阿城
  后半夜,人来叫,都起了。
  摸摸索索,正找不着裤子,有人开了灯,晃得不行。浑身刺痒,就横着竖着斜着挠。都挠,咔哧咔哧的。说,你说今儿打得着吗?打得着,那鱼海了去了。听说有这么长。可不,晾干了还有三斤呢。闹好了,每人能分小二百,吃去吧。
  人又来催。门一开,凉得紧,都叫,关上关上!快点儿快点儿,人家司机不等。这就来,也得叫人穿上裤子呀!穿什么裤子,到那儿也是脱,怎么也是脱。
  不但裤子穿上了,什么都得穿上,大板儿皮袄一裹,一个一个地出去,好像羊竖着走。
  凉气一下就麻了头皮,捂上帽子,只剩一张脸没有知觉。一吸气,肺头子冰得疼。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