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说课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4/10 21:10: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730字。

  鲁人版高中语文
  必修四
  全册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说课人:王亚娟
  我说课的题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 教材分析
  1.说教材地位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鲁人版新教材必修四第1单元。主要含有戏剧单元、宋词单元、社科文单元和古代人物传纪单元,旨在培养学生把握文学作品中的性格和冲突,思想和意境以及知人论世的学习能力,在五个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其中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编者选取他们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意在让学生领略他们独特的创作风格、把握内容、体味情感、掌握写法、陶冶情操,从而提高文化品味。
  《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高,首先从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考中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将直接出题,其次《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本词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豪放派风格的文学作品以及以后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
  2.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美国教育家卢布说过:“科学地制定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⑵ 了解豪放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⑶ 通过对语言的赏析,把握内容,领会思想,感受意境与风格,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
  ⑷ 把握“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以“诵读法、点拨法、探究法、比较法”为主要方法来组织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了解作者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壮志未酬的感慨。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⑵ 感受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的情怀。
  3.说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诵读诗歌,分析语言和形象,感受意境和情感。因为学习诗词的重点就是诵读和鉴赏分析。本节课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围绕这个重点提出来的,所以此重点在教学中可以落实。教学难点是对苏轼“人生如梦”思想情绪的理解,词作中作者的思想有时晴朗,有时晦涩,准确地把握感情后才能确定词作的主题。
  我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解决难点:
  一是借助苏轼的经历和性格来理解。
  二是借助苏轼的两首诗词《定风波》和《自题金山画像》来理解。
  三是借助余秋雨对苏轼的评价来理解。
  二、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了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在必修二中已经学过《赤壁赋》,因此对苏轼文风和人生经历并不陌生,为学生进一步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生对于用一定的方法来鉴赏分析诗歌还不熟练。所以这节课将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法、诵读法、分析法、对比法来鉴赏诗歌。
  教法学法
  1. 说教法
  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针对教学重点采用诵读法、点拨法、探究法、比较法,针对教学难点采用自主探究法来教学。
  2. 说学法
  运用知人论世法鉴赏诗歌,运用分析法学习重点知识,运用自主探究法落实难点,运用比较法拓展延伸。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课前先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再把九句写山水的名家诗句串联成文引入新课,目的是用歌曲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再由歌曲和诗文名句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诗境中来。
  积累名人绘景抒怀的名句
  1.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2.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3.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7.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二)知识积累,知人论世
  文学即人学,每一部作品却会烙上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是诗词教学中一个绝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我先让学生齐读林语堂先生评价苏轼的一段话,之后以抢答的形式完成对苏轼的成绩、经历、胸襟、性格的了解,完成对写作背景的了解,为学生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学习诗歌打下基础。
  (三)诵读词作,感受词风
  叶圣陶说过“教学千法,读为一法”,可见朗读确实是诗词教学最好的方法之一,所以我设计了听名家配乐朗读,点拨朗读技巧,自读齐读等读诗形式,希望通过形象的声音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
  (四)品评诗歌,深入鉴赏。
  1. 明确考点,了解方法。
  ① 讲解高考中诗词鉴赏的考察点
  ② 讲解鉴赏诗词的角度并解题
  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明确高考考点,学会解题的角度,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2. 了解章法,把握词意。
  ①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②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环节主要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这首词。
  品味语言,感受意境。
  这一环节围绕上片写景提出几个问题,以品味语言,掌握表现手法,感受意境,落实难点。
  问题如下:
  ①作者在上片写景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营造意境的?
  ②上片写景中有几个动词和形容词富有表现力,说一说“穿”“惊”“拍”这几个字的表达效果?
  ③上片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④上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3. 分析形象,领悟意境。
  围绕周瑜这一形象和作者情感提出几个问题,以分析形象,体会情感,落实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问题如下:
  ①找出描写周瑜的句子,说说从中可看出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②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作者为什么唯独艳羡周瑜?作者在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③作者写周瑜是为了和自己进行对比,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对比的?从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作者“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
  5. 总结归纳
  一是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二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 “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拓展延伸,比较提高。
  通过简析苏轼的《江城子》,让学生了解婉约词的特点,同时强调鉴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我们强调的风格流派是就其主要成就来谈的,不能一概而论。
  (六)课堂小结,渗透德育。
  把苏轼的五句诗文连缀成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积累苏轼的名句(1-4句是被贬黄州时写的,5句是被贬密州时写的)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卜算子》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3.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
  4.何日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七)布置作业
  1. 把苏轼《临江仙》这首词改写成记叙文或散文。
  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向更高的学词之路攀登,也可以训练写作能力。
  2. 挑选苏轼的诗句背诵。
  课前下发苏轼的多篇诗文材料,目的是讲课时帮助理解课文,让学生全面走进苏轼的作品,从而积累名句。
  四、 板书设计
  大江东去——公瑾当年——人生如梦
  写景 咏史 抒情
  板书是按行文思路安排的,既便于总结写作特点,又便记学生按思路背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永安附中语文组的苏娇。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说明: 首先是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1单元的第1课《辛弃疾词两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