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情解景,缘象得意——写景抒情类古诗教学策略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2 21:01:1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40字)
因情解景,缘象得意
——写景抒情类古诗教学策略谈
215006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高俊卿

【关键词】诗情结穴处  倒读  因情解景  因象解意

【内容摘要】抒情句是诗歌情感结穴处,解读写景抒情诗,抓住抒情句可以较为便捷地观照诗人的内心世界。而写景抒情诗常常景先情后,指导学生鉴赏时不妨倒过来读。  意象是诗家在作品中创造的蕴含情意的形象,它几乎就是诗歌的生命。要完整把握意境,准确领悟诗心,必须重视“意象”的解读。指导鉴赏时要把握好两个环节:一是因象解意,二是了解若干意象之间的组合关系,以探明诗情流动的脉络、展开的层次。

一、不妨倒过来读
写景抒情诗往往先写景后抒情。一般而言,景物描写中虽则融注了诗人情感,但要品出景中之情,须对全诗传达的情意有一定把握,才能因景悟情,探明奥妙。读此类诗直奔抒情句可以快刀斩乱麻,较便捷地观照诗人内心世界。虽然说抒情有直抒胸臆、间接传情甚至正话反说诸般,但较之写景句,抒情句是诗歌情感之穴所在,此穴得解,通体舒畅。这正是此类诗可以倒过来读的理论依据。假若拘守诗作顺序,先景后情,往往云罩雾横,不得要领。
试以杜诗《旅夜书怀》为例,看看我们可以怎么倒过来读。该诗共八句,照录如下——“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显然,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蕴含深沉浓郁的情怀。末两句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天地间漂泊无定、无家可归的孤独的沙鸥。和杜甫诗中“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的“英锋俊彩”的鸥鸟相比,这里的沙鸥则落魄可怜,天地之大,竟然没有一处可供安居!联系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避居四川,后在南方数省迁徙辗转的经历,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凄苦无奈的心境。“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曾是全诗的疑难,但如今已有公认,诗人是反其意而写的,他的本意是说“名因文章著,官岂老病休”。名满天下,只因为文章写得好;半生为官,却都是无足轻重的芝麻官,最后居然莫名其妙地丢了官:这让曾经自许“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怎么心甘情愿!这是诗圣的一生之痛,却又不便一吐为快,而是欲说还休,字里行间蕴含了多么丰富复杂的情感!
这时候再读前面的四句写景句,一定别有滋味。夜风中传来岸上细草颤动的声音,四周多么寂静。停泊在岸边的小舟在高高桅杆的衬托下越发显得单薄,任凭潮水冲击拍打。星垂江流,天高地阔,诗人形单影只,势必顾影自怜了。结合此诗的创作背景——杜甫的好友、成都尹严武死去,使杜甫失去了依托,只好离开成都——我们更会深深体味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凄苦。时代的动荡让诗人拖儿带小避难四川,在举目无亲的异客他乡喜得严武等人的关照,好似小舟有了避风的港湾,但严武一死,杜甫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坍塌,小舟被迫再次离开港湾,在风雨浪涛中听任命运的播弄,这是何等的悲哀!理解到这一步,我们可以充作诗圣的知音了吧?
当然,写景句与抒情句的数量并无一定之规,杜甫的另一首写景抒情诗《阁夜》,就是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的。
                       二、重视“意象”的解读
意象是诗歌创作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何谓意象?诗人在作品中创造的蕴含情意的形象,它是主体的情感性和客体的形象性的辨证统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