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趣谈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 22:33:3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7课时,约18500字。
中国传统节日趣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于中国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增长学生的爱国情绪;
2、七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简介新春年节
春节,我们称它过新年,是汉族传统节日中的大节,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在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过去,把这一天叫作上日、元辰、元日、元朔、正旦、元正、正朝、新春、新年。据说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统称为元旦。后来,用公元纪年(即阳历),1月1日是新年,叫作元旦。当然,一年不能有两个元旦,所以,在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叫作新年。不过,春节不光是指元旦这一天。它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支正月十五的元宵花灯节,才算告一段落。
(二)  新春年节的习俗
1、放爆竹
我们中国人历来有这么一个习惯,每逢新春佳节来临的时候,要在街头巷尾放爆竹。在大城市的闹市区,为了安全起见是禁止燃放爆竹的。
那么你会不会奇怪,那爆竹里明明没有竹子,为什么叫爆竹?又为什么在新春年节的时候,家家户户要燃放它呢?
说来倒也有趣,最早的爆竹真是用竹子做成的。那时,人们把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保留两头的竹节,并把它扔到火盆里。竹节一受热,密封在竹筒中的空气就会膨胀,于是啪的一声,把竹子爆裂开来了。爆竹这个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
为什么到过年的时候,要燃放爆竹呢?
有这么一个传说:在我国南方,有一座不知名的山,漫山遍野长满了竹子。山上生活着一种名叫山  的怪人。其身高不到一尺,样子同人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他只有一条脚,行动却比人敏捷利索。他不怕人,每当旧年即将过去,新年快要来临的时候,他就要到山下的村子里去偷东西吃。村民闻讯拿着棍棒追捕他,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凡是同这个被抓的人接触过的人,都得了一种怪病:不是浑身冷得瑟瑟发抖,就是热得全身丝丝冒烟,难受极了。
大家正苦于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对付这讨厌的小怪人,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这里的村民是以砍竹子为生的。他们常常把截下来的竹节丢在一边,堆得高高的。有一次,几个村民到山腰砍竹,肚子饿了,就用丢弃的竹节煮食。这时,正逢山  下山。村民们准备弃食逃跑,但又怕其追赶上来,吓得不敢动弹。这时燃烧的竹节正发出毕毕剥剥的巨响。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几个山  始终站得远远的,不敢靠近正在煮食的村民。有一个机灵的村民想,也许是那毕毕剥剥的响声,使其不敢走近。他又往火堆里添加了不少竹节,毕毕剥剥的声音更响了。果然,那几个山  吓得拚命往山上逃。后来,每当其下山的时候,村民们就把竹节放在火堆里,用它的爆烈声驱赶它。
从此,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凌晨,人们就要烧竹节,用来恐吓它,以求得新的一年的安宁。在古代,人们就是用爆竹来赶鬼、避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