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阅读分析题答题技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 20:36: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阅读分析题答题技巧
一、 做阅读理解题的前提是读懂文意。怎样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而正确的理解文意,把握中心思想?注意三点: 
1、 目是文章的眼睛,务必看清题目。 
以2005年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为例:《新年话惜时》、《水性江南》、《清凉世界五台山》、《说“宽容”》……题目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 采用压缩法去阅读,尽量找出文段的中心句。 
以《新念话惜时》为例,第4段。(北京市05年中考题) 
成功的因素非止一端,天资、机遇、健康等等都很重要,但有效地利用时间是把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素。分分秒秒都舍不得放弃的人,即使天资不那么好,机遇不那么巧,健康不那么妙,未必不能成功。两耳失聪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两臂皆无的人,可以用脚写出漂亮的书法……显而易见,在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冠军。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反之,时间会毫不客气的使天资、机遇、健康等变得毫无意义。 
只要找到本段的中心句“有效地利用时间是把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素。”就能够很快依据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理清本段头绪:以中心句为论点,正面讲道理、正面举例,作出结论“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 
3、 文章的点睛之笔往往蕴含在首尾两段中,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务必注意首尾两段。例如《水性江南》(南京市05年中考题) 
(首段)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尾段)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很明显,首段点明游江南的时间,引出下文。尾段总结全文:刚柔相济是江南总特征。文章分别写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如此一分析,全文一目了然。 
二、 回答问题时务必看清题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切勿答非所问。 
包括以下三点: 
1、 知识点掌握务必要牢固。像“举例子”与“举例论证”就是分别属于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两个不同的概念,阅读时要先辨清文体再答题。又如,“文章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什么表现手法(或写作手法)”是阅读题中常见的问题。要把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表现手法常用的有对比、象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不要相互混淆。 
2、 回答问题时务必联系文章主题,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围绕中心去答题。 
例如《那一束伴地莲》,写儿时家境贫困,父亲远在异地,母亲背着生病的我在有积雪的月夜里寻找一种叫做伴地莲的野草作为药材为我治病。文中写道: 
“这以后,很长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这药的苦味,苦不堪言。母亲便用作为口粮的山芋反复煮熬,熬成糊状,熬出更浓的糖味,拿来作为我喝药后的奖励。在我童稚的记忆里,极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的甘甜。” 
其中一道题是:“为什么‘说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