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案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 13:07:1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40个字。
在山的那边
                     汉川市刁东中学  黄艳霞
                                      指导教师:李华   刘汉桥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能力:
   1、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理解、积累痴想、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等词语;
   3、学习象征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会朗读,品味诗歌语言;
   2、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感悟诗歌;
   3、领会诗中“山”、“海”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人生,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2、树立正确的理想,积极乐观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设想:
   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难点:对诗中无数座山的理解。
 关键点:理解文中“山”与“海”的象征意义。
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根据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以次确定本课的关键点。
文本解读
《在山的那边》是一首哲理诗。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个“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由一个意境翻出另一个意境,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情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揭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