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9题,约9330字。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2018.3.22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 ,“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内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 ,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
A.不苟言笑 啧啧称奇 出水才看两腿泥 B.谨言慎行 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
C.谨言慎行 津津乐道 出水才看两腿泥 D.不苟言笑 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
C.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D.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
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忆。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一根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 。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包容无数的“小我”。 。它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它尽可以在一个大结构中,细心经营一个一个的小结构。《七月》为平平常常的劳作注入了生命, 。
①它是鲜活的诗,也是永久的史 ②它可以散漫开,又可以归拢来
③它是写实的,却不为“实”所缚 ④它是粗放的,却不妨粗放中有细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②③④①
4.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3分)
A.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文庙)
B.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书房)
C.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宗祠)
D.法云广萌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寺院)
5.为下面的公益广告图拟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德点亮生活B.携手创造光明
C.节能人人有责D.科技驱散黑暗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柰何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