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470字。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B. 因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C. 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按时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D. 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渴望传递的,除了生命情态的思考,更包含了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文学意境的探索、和文化深度的积淀。
B. 学校的“学生千日成长”工程,是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和机制的系统工程,至今已实施了9年。
C. 山东省滨州市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围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D. 采摘游、近郊民俗游等农家特色旅游使久居都市的人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缓和了人们的生活压力。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权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儒家传统的这一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
“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性。但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家是重义轻利的。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理政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内涵。
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爱他”或“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实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学”。 “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阐发。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的原则,并借此来引领、驾驭功利。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
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成内规矩和外规矩。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
(本文选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内在超越性,亦即道德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
B. 儒释道中均有“人文信仰”,但儒家比较典型。它是“以出世的心态行人世的功德”,它要完成在世俗社会中人之为人的使命。
C. 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道德文化属性都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