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导学案3
- 资源简介:
约3770字。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日积月累
间不容发
【解释】: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发 音】:jiàn bù rónɡ fà。
【用法】:比喻事物很精密或时间紧迫
刻不容缓
【解释】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发 音】kè bù rónɡ huǎn
【用法】形容非常紧迫。
课前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
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
4、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重点】
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学习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学习方法】
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基础积累】
(一)注音
参差( ) 堤沙( ) 珠玑( )
罗绮( ) 叠巘( ) 箫鼓( )
千骑( ) 凝噎( ) 暮霭( )
(二)名句默写
(1) , ,骤雨初歇。
(2)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
(3)多情自古伤离别, , !今宵酒醒何处? , 。
(4)重湖叠巘清嘉,有 , 。
(5) , , 吟赏烟霞。
(三)文学常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 ,盛行于 ,并在 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 ”、“ ”、“ ”、“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 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 (58字以内)、 (59—90字) (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 、 、 等。(词的段落叫: 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
4、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 ,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柳七”“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课内探究学案
第一课时《望海潮》
一、整体感知
《望海潮》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 ,下片写 西湖 ,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 三吴都会”、“ 十万人家 ”、“ 三秋桂子” 、“ 十里荷花 ”、“ 千骑拥高牙 ”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 词风。
二、合作探究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