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0道题,约8240个字。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规定地方(含答题纸与作文纸)填写个人信息。
3.试题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一律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23分)
1.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小题。(共11分)
①陶然亭是清代名亭,为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清代二百余年间,此亭美誉长盛不衰,成为北京城中一处名胜古迹。
②陶然亭有三大匾额:最早的是建亭人江藻亲笔题写的;另有书画大师齐白石题写的篆书,沉厚宽博,笔象朴拙:还有现代学者郭沫若所题的行书,舒展灵动,收放自如。楹联亦有三副,其中最有名的一副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书的“烟藏古寺无人到,_______”。
③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精选国内各地名亭仿建而成。虽是仿建,但按1∶1的比例精心复制,且又荟萃华夏名亭精华,对于想直观感受一下华夏名亭风采的游人来说,确也有一种参观“亭文化博物馆”的感觉。园内仿建有湖南汨罗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独醒亭,浙江绍兴纪念晋代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和鹅池碑亭,四川成都纪念唐代诗人“诗圣”【甲】的少陵草堂碑亭,江西九江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江苏无锡纪念唐代文学家“茶圣”陆羽的二泉亭,安徽滁县纪念北宋文学家【乙】的醉翁亭等。游人流连园内,如历巴楚静美之地,似游吴越锦绣之乡,会感受到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1)对第②段中加点字读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朴拙(zhuō)“匾”字的第二笔是、
B.朴拙(zhuō)“匾”字的第二笔是
C.朴拙(zhuó)“匾”字的第二笔是、
D.朴拙(zhuó)“匾”字的第二笔是
(2)依据文意和相关书法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郭沫若所题写的匾额(2分)
(3)利用文中信息的提示,结合有关的文学常识,在第③段【甲】【乙】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白刘禹锡B.李白陆游
C.杜甫欧阳修D.杜甫李商隐
(4)为第②段提到的陶然亭中翁同龢所书的楹联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半亩红莲碧池沼B.榻倚深堂有月来
C.陶然暮鼓有钟鸣D.云升湖上有客至
(5)学校要组织一次主题为“游中华名园,品传统文化”的开放课,就举办地点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假设你想向学校推荐“华夏名亭园”,请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华夏名亭园”这五个字,来强调推荐的对象。再写一小段话,说明你的推荐理由。(结合上面所给的材料,要用到“……既……又……”的句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在横线处填上恰当内容(3分)
(1)看拼音写汉字: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yōu yù)_______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猫》郑振铎
(2)给加点字注音:狼亦黠_______矣,而顷_______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聊斋志异》蒲松龄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待事情,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应总是随声附和。
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小外甥刚刚三岁就能流利地背出几十首古诗了,这实在是骇人听闻。
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B.《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C.《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旧题为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御寇著。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D.《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小说家。
5.古诗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诸多意象中,“秋”是出现频率较多的一个。自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起,“悲”与“秋”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谪居江州的自居易借“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冷落秋景抒发伤别的悲秋之情;羁旅巴蜀的李商隐因“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的凄凉秋雨勾起无尽的相思之苦。而屡遭贬谪的刘禹锡却一反常态,“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不写悲秋,而赞美秋之美好,借秋唱出昂扬的励志之歌;随父赴任的谭嗣同更是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秋景所震撼,欣然命笔:“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3分)
(2)自2017年年初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引进并改良“飞花令”用于两位选手间的对抗之后,“飞花令”风靡一时。同学们为了丰富古诗词积累,也在班里做起了“飞花令”游戏。这次的指定字是“夜”。请你作为乙方参与游戏,填写诗句。(2分)
甲:随风潜入夜
乙:_______________
甲: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________________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