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5(26份)
- 资源简介: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4课氓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4课静女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华罗庚》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华罗庚》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离骚》导学案(第二课时).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离骚》导学案(第一课时).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沙田山居》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的回顾》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与地坛》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布衣总统孙中山第二课时2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布衣总统孙中山第一课时1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歌行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归园田居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拣麦穗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罗曼罗兰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罗曼罗兰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迢迢牵牛星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的家在哪里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很重要导学案.doc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霞导学案.doc
粤教版必修一 第3单元 散文(1)
第9课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导学案
编写:李冬梅 审核: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梳理全文的结构。
2.熟读课文,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诵读感悟法 2.问题探讨法 3.研究性学习法
【课文助读】
(一)知人论世
1.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时代背景: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预习自测】
一、初读课文,借助注解,查阅工具书,积累基础知识
1、正确识记下列加点的字
闰( )儿 煤屑( ) 踱( )步 弥( )望 霎( )时
敛裾( ) 倩( )影 鹢( )首 酣( )眠 袅娜( )
惦( )记 幽僻( ) 媛( )女 脉脉( )
蓊蓊( )郁郁 峭楞楞( ) 参( )差( )
2、记下列形近字(注音)
闰( )年 惦( )记 敛裾( ) 袅( )娜 媛( )女
湿润( ) 掂( )量 盘踞( ) 枭( )雄 潺湲( )
姓闫( ) 踮( )脚 倨( )傲 茑( )树 瑗( )玉
3、词语释义
幽僻: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脉脉: 风致:
斑驳: 大意:
4、近义词辨析(请识记)
(1)斑驳 稀疏
相同点:均有“错杂、疏朗”之意。
不同点:“斑驳”,也作“班驳”,指的是一种颜色中夹杂着别的颜色。如: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稀疏”指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不密集。如:稀疏的头发。
(2)均匀 和谐
相同点:都有“相当,适当”之意。
……
粤教版必修一 第2单元 传记
第5课 《华罗庚》 第一课时导学案
编写:邓曼丽 审核:李冬梅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字词等基础知识。
2、学习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3、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学法指导】
1、 自主阅读
2、问题探讨
【课文助读】
1、走近作者
顾迈南:新华社女记者,采访对象多为科技界名人和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著有大量科学家传记作品,如《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奋斗之路》、《丁肇中:故国情深》、《李政道》等。《华罗庚》就是其作品的一篇。
2、了解传主
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他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却凭自学最终走上清华大学讲坛。他身负残疾,却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他在抗战期间,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却写出经典名著《堆垒素数论》。他第一次使数学从书本走向生产实践,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预习自测】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含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署(shǔ)名 苏家驹(jū) 扉(fēi)页 戎马倥偬(cōng)
B.怠(dài)慢 吴筱(xiǎo)元 蜚(fēi)声 一拐一瘸( quě)
C.怜悯(mǐn) 停滞(zhì)不前 金瓯(ōu) 聊以慰藉(jiè)
D.追溯(shuò) 置若罔(wǎng)闻 商榷(què) 汪洋恣(zī)肆
2、记住成语的意义并能运用。
下面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B.一大批在农村插队的知青深感“梁园虽好,非久住之乡”,掀起了返城的浪潮。
C.因违法施工被杨广信副市长责令立即停工的亨泰•锦绣园项目对禁令置若罔闻,工地内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D.他们怀疑是电表的问题,并要求供电公司解决,而供电公司则称可能是线路有问题,或者存在偷电的情况,于是置之不理。
3、课后【思考•探究•练习】第三题P37-38梳理他的人生经历,完成表格。
4、整体感知,填空:
这篇传记较为完整地概括介绍了传主华罗庚一生的生活经历。全文突出了华罗庚三方面的特征:华罗庚艰难曲折的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里 ;华罗庚作为新旧中国交替时代的一个科学家所持有的 。
5、请你提出一两个预习遇到的问题。
……
粤教版必修一 第3单元 散文
第10课《散文两篇》第一课时《霞》导学案
编写:张文娟 审核:李冬梅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理清文本思路,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能通过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3.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生活,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感,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
1.吟咏诵读
2.品味鉴赏
3.问题探讨
【课文助读】
1. 走近作者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
主要作品有: 小说:《小橘灯》 。诗歌集:《繁星》、《春水》 。儿童文学:《再寄小读者》(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是我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冰心早期的作品,多以“爱”为主题,抒写母爱、童真、自然等内容;因此早期的作品有“爱的哲学”之称。
晚期的作品多是抨击时弊的杂文以及充满哲理韵味的散文。《霞》是她晚期哲理散文之一。这篇散文,充满了哲理与智慧。作者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从普通的事物身上发现深刻的含义,融会个人的体验,深化为更高的哲理,实在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学习。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春水》
浪花愈大,凝立的磐石,在沉默的持守里,快乐也愈大了。——冰心《春水》
2.知识补充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借物喻人相似,都是借别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冰心体散文,是以行云流水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是“爱的哲学”,宣扬童心、母爱、大自然。
【预习自测】
1.文章题目是“霞”,全文都是描写霞吗?不是的话,那文章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