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现代文阅读教案(14份)
- 资源简介:
2018高考各类阅读教案,分类整理,设计合理。
1---- .doc
10---教案之传记.doc
11----(传记)之鉴赏评价.doc
12------一轮复习教案之.doc
13----一轮复习教案之.doc
14---- .doc
2---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综合2.doc
3----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之小说情节.doc
4---《小说阅读之人物》导学案.doc
5---小说阅读环境教案.doc
6---轮散文阅读之分析结构思路归纳文意 彭晓军 .doc
7---- .doc
8---《理解词义、句意》修改完成.doc
9---- 散文.doc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之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理解 》导学案
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把握命题规律,学会从而准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提高答题正确率。
3课时
讲练结合
例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考纲解读,应考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代文阅读已成为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这道命题被一直保留下来。从文体上看,高考现代文阅读一般有科技说明文阅读、社科类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三类形式的文章。近年高考把科技说明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解答这类试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考纲要求
2018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为:理解,B级;分析综合,C级。
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高考科学类文章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科技知识的了解或掌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三、高考论述类阅读文章有以下特点:
1.学术性强。
一是指它的专业性,二是指它的系统性。不论是经过命题者删改的文章还是命题者从原文中节选的片断,都是如此。
……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之
《 小说阅读之情节》导学案
导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了解小说的情节构成和命题主要提问方式。
能力目标 培养个性化的阅读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通过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来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导学策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来概括小说的情节结构,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洞察命题角度,规范答题模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 例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主要教学过程 个性补充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内容:
一、考点解说
对小说情节的考查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二、把握高考常见题型:
1.全篇情节分为哪几部分,试简要概括。
2.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三、概括小说情节解题思路:
情节:包括故事的开端(起因)、发展(深化和发展)、高潮(顶点和关键)和结局(结果,收场),把握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体会坐着的谋篇布局的匠心。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步:寻,就是寻找小说的线索
(1)事物线索。如小说《项链》中的线索就是项链,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是赝品等一系列情节都与此有关。
……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教案之
《各类现代文阅读之探究案答题技巧 》导学案
了解探究题的常见考试形式。
掌握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掌握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1课时
讲练结合
例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主要教学过程 个性补充
一、导入:寓言小品•不留余地的狼
陈仓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愉快,它想,守住岩穴就可以捕捉到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前去,羊拼命地逃。突然,羊找到一个可以逃生的小偏洞,从小洞仓皇逃窜了。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心想,再也不会功败垂成了吧?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的更小一点的洞口逃生。于是,狼把相似大小的洞全堵上。狼心想,这下万无一失,别说羊、兔子,就连鸡、鸭等小动物也都跑不了。
第三天,来了一只松鼠。狼飞驰过往,追得松鼠上蹿下跳。终极,松鼠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岩穴里的所有窟窿,把全部岩穴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办法非常自得。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往,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此有何看法?
同学们交流看法
展示答案:
对这一案例,各界人士说法不一。
哲学家说:绝对化意味着谬误。
宗教家说:堵塞别人生路意味着断自己的退路。
环境学家说:损坏原生态及其平衡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