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6语言运用之衔接(讲练测,打包3套)
- 资源简介:
约6110+11530+10150字。
专题16 语言运用之衔接
(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 。 。 。 。
。 。通俗是喜爱朴素的。唐代李绅的诗《悯农》何其通俗!又何其朴素!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白居易的《忆江南》就于通俗中见绮丽。
①惠洪在《冷斋夜话》中提到“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
②通俗的诗是不卑俗也不浅薄的。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就是一首明朗流畅、情趣诱人的好诗。
③“看似寻常最奇岖,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道破了通俗的秘密。
④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
⑤平易浅显是通俗,俗不可耐是庸俗。
⑥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王安石誉之为“白俚”
A.③②④⑥①⑤ B.⑤③②④⑥① C.②③⑤⑥④① D.⑤④⑥①③②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新近出炉的丽江古城整改方案可谓无所不包,此前被提及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在其中给出了回应。 , 。 , , 。 。为破此局,丽江政府唯有以破釜沉舟的勇毅猛药去疴。
①长久以来,在丽江,败坏了的规则和道德
②俨然构成了一个难解的整体性恶性循环
③治理这种整体性的病变,自然绝非朝夕之功
④事实上,这份景区整改方案,已然超越了“旅游业”的范畴
⑤与丑闻频现的旅游业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⑥涉及地方治安、营商生态、市场秩序等更为基础的层面
A.①⑤②④⑥③B.④⑥②①⑤③C.①⑤④⑥②③D.④⑥①⑤②③
【答案】D
【解析】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
……
专题16 语言运用之衔接
讲目标
1.了解高考语言运用衔接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熟练掌握高考语言运用衔接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 排序
【高考典例】
1.【2017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答案】C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比如本题中,这段话应属于议论性文字,论述的中心是“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根据标点符
……
专题16 语言运用之衔接
练基础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 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的风声
A.④②①⑤③ B.⑤②①③④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②③①
【答案】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所谓氛围,是指意境造成的一种气氛、情调。盛唐诗人多追求意境的整体感,使意境弥漫浓烈的情思, , 。 , ; , 。它是可感的,但又空灵而飘忽,而盛唐诗人正是表现意境氛围的高手。
①捉这种气氛很不易
②就一下子把人带进某种气氛、某种情调中去了
③因为它既不是写景,又不是直接抒倩,难以直接着笔,但又必须以写景和抒情烘托出来
④在读者还没有对诗加以细细品味、对意境的具体含蕴加以细细领略之前
⑤因为它是一种整体感受
⑥表现它就更难
A.④②①⑤⑥③ B.④②①③⑥⑤ C.②④①⑤⑥③ D.②④①③⑥⑤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④②两句谈氛围的作用,应接在“使意境弥漫浓烈的情思”的后面,①句的“这种气氛”照应③⑤⑥的“它”字,可见①句应紧随④②句自后,③⑤⑥句之前。③句“因为它既不是写景,又不是直接抒情,难以直接着笔,但又必须以写景和抒情烘托出来”照应⑥句的“表现”,应放⑥句之后。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在全球化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____________。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
A.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
B.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C.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了解“自身”文化,然后是认识“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D.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认识“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理解“自身”文化。
【答案】B
【解析】根据前后照应的原则,采用排除法。由“自觉、内省”“宽容礼让、平等开放”应分别对应“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排除A.D项;由先“认识”后“了解”的逻辑顺序,排除C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脉管炎”,虽是一种血管的炎症,但并不是细菌感染所引起,而是血栓阻塞血管、血流减少所致,主要以下肢为主。脉管炎后期可引起手足发黑、坏死。但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早期能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