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论》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7450+5120字。
第9课 朋党论
目标定位 1.掌握本文重点实词和虚词“以”的用法。2.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艺术特点。3.联系现实,把握本文的现实意义。
1.背景探寻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辩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2.文学常识
论: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文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战斗性。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兜( ) ②夔( ) ③稷( )
④契( ) ⑤后世不诮( )
答案 ①huān ②kuí ③jì ④xiè ⑤qiào
2.一词多义
①以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辨君子与小人也 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②幸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如姬最幸
③之君子之朋 宋何罪之有 蚓无爪牙之利
答案 ①凭借/因为/用来/而 ②希望/受宠爱 ③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
3.词类活用
①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②或利尽而交疏:
③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④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答案 ①名词用作动词,效力。②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③名词用作动词,看作。④名词用作动词,结为朋党。
4.古今异义
①君子八元
古义:
今义:
②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古义:
今义:
③而周用以兴
古义:
今义:
④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古义:
今义:
答案 ①古义:相传同为高辛氏(帝喾)后代的八个才子。今义:八元钱。②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或血统关系的家
……
第9课 朋党论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以为:作为
B.而周用以兴用以:用来
C.更相称美,更相推让称美:赞美
D.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异心:不同心
答案 B
解析 用以:因而。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臣闻朋党之说
B.自古有之
C.此自然之理也
D.此君子之朋也
答案 B
解析 B项为补足音节的助词。其余三项均为结构助词,的。
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A.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
B.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D.吾其何择哉
答案 D
解析 D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被动句,B项判断句,C项被动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虽其兄弟亲戚
B.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C.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
D.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答案 D
解析 A项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B项古义:可以作为。今义:副词,表示肯定、赞许。C项古义:同时列位。今义:并排平列,不分主次。D项古今同义。
二、文本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5~9题。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