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题精做(1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21 11:08: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
精做16+过小孤山大孤山-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17+庖丁解牛-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18+项羽之死-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19+阿房宫赋-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20+六国论-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21+伶官传序-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22+祭十二郎文-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23+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24+种树郭橐驼传-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25+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26+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精做27+项脊轩志-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 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                  乘:车。
  【答案】A
  名师点睛
  考生复习时应立足课本,“死记而活用”,具体要做到:1.积累语料,培养语感。积累的文言知识多了,翻译时遇到词类活用问题、一词多义问题等就能很快回忆起相关知识,找到答案。2.全面撒网,列表归纳。文言实词考的是基本功,是无法取巧的,重在平时的积累。列表归纳是学习文言实词常用的方法,有助于考生的系统复习。3.注重推断,活学巧用。对于多义实词,要抓住“基本义项”推导其他义项,形成记忆链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茂先坐与论说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B.若二十年外书                若望仆不相师
  C.多所未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望石再拜而去                毕礼而归之
  【答案】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项错误在于,文章之所以议及秦始皇焚书之事,是为了说明洞中所藏之书保存得完整,没有只字遗漏,并没有批评秦王的意思。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答案】(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第(1)句中的“爽然”有“茫然、怅惘”之意,“饷之”即“给他吃”的意思。第(2)句中的“见小”即“见识浅陋”,“春秋问蛄蟪”典出庄子《逍遥游》,可联系作答。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答案】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段中“曰”“矣”“也”“者”都是断句的标志性词语,其后可断开;动词“寝”的处所是“其上”,其后应断开;动词“燃”和“安”之后都既无宾语也无补语,后面应断开;“方今之势”是“何以异此”的主语,主谓之间应断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入蜀记
  陆 游
  (八月)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
  ……
  【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答案】D
  孩子内心沉稳聪明早慧,将来一定会成为优秀人材,有一个像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
  名师点睛
  1.通读文段,明白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想正确断句,要先把相关文段通读几遍,力求对文段乃至全文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
  2.语法关系,断句关键。在通读文段的基础上,要注意联系自己掌握的语法关系来断句。一般而言,动词的前后不能断开(省略句除外),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有宾语。
  3.专有名词,不容忽视。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国名、官职名、地名等,中间不能断开。
  4.虚词位置,断句标志。有些虚词的位置是固定的,如“夫、盖、若夫、至若、凡、且夫”等发语词,常用在句首;“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也、者、乎、矣、欤、焉、耶”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尾。明确了虚词的位置,就有助于断句。
  ……
  【2014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雪屋记
  (明)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于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      造: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          尚:推崇
  C.今又济之以雪                      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                韪:正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造:拜访。
  2.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
  A.而    因    之
  B.则    为    所
  C.以    乎    之
  D.且    于    所
  【答案】C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断句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句首发语词、句间停顿词和句末语气助词,一是充当语句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根据句意可知,“冰雪冱寒”“有成物之心”之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而将B、D两项进行对比会发现D项的断法更合适。
  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简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
  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者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由原文“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可以知道,作者认为大雪有孕育生机、弭除灾祸的作用,而不是因为孕育生机而弭除灾祸。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答案】(1)(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2)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3)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