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训练题(21份)
- 资源简介: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 不全
解密01+成语(包括熟语)-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02+实词、虚词、混合型词语辨析-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03+辨析型病句-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04+修改型病句-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05+扩展语句-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06+压缩语段-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07+仿用句式-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08+变换句式-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09+语言表达连贯之排序型-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10+语言表达连贯之补充嵌入型-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11+语言表达连贯之句子复位型-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12+语言表达得体-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13+语言表达准确-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1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15+图文转换-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16+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17+其他文体类文言文阅读-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22+对上下句式默写-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23+情境式默写-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24+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解密25+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课标全国Ⅰ卷 17,四选一,3分 17,四选一,3分 13,四选一,3分
课标全国Ⅱ卷 17,四选一,3分 17,四选一,3分 13,四选一,3分
课标全国Ⅲ卷 17,四选一,3分 17,四选一,3分 13,四选一,3分
山东卷 4,四选一,3分 4,四选一,3分 4,四选一,3分
浙江卷 3,四选一(包括熟语),3分
江苏卷 1,四选一,3分
【调研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拼爹游戏肆意上演,教育公平被踩在脚下,大学精神被无情玷污,这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②吕晓萌前两次考试没进前十名,心里很郁闷,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她终于力挽狂澜,考了全校第三名。
③宁波的驴友在驱车穿越林地时迷失了方向,当时天色渐晚,路况不清,又难以求田问舍,所以被困在山上了。
④反腐败是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既要旗帜鲜明,坚决惩治,又要瞻前顾后,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
⑤民调显示,朱立伦与蔡英文分别是国民党、民进党支持度最高的人选,而两人的民意支持度不分轩轾,都获得了42%的民众支持。
⑥调查显示,70%的网友对二手房个税增至20%的新政觉得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政策对于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不公。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符合①句“教育公平被踩在脚下,大学精神被无情玷污”的语境。“力挽狂澜”指把已经倾倒的巨浪拉回来,比喻尽力挽回险恶 的局势,在②句“考试”的语境中不合适。“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使用在③句“迷路”的语境中属于望文生义。“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在④句中使用正确。“不分轩轾”的意思是不分高下、轻重,符合⑤句“两人的民意支持度”相当的语境。“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让人满意,在⑥句“不满意”的语境中属于望文生义。
【调研2】(2017年高考山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 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知人善任 B.揠苗助长 C.运筹帷幄 D.不言而喻
【答案】D
【调研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我离开利物浦的时候托雷斯曾经和我 地谈了一次话,他告诉我:“认清现实,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选择,不要顾虑别人,你无须再证明自己。”
②能够 地查找不足,解决问题,这不只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自我革新的勇气,更是对纳税人负责的担当。
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党员干部应当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同志”互相称呼,大家都 。
A.开诚布公 推心置腹 开诚相见
B.推心置腹 开诚布公 开诚相见
C.推心置腹 开诚相见 开诚布
……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课标全国Ⅰ卷 18,四选一,3分 18,四选一,3分 14,四选一,3分
课标全国Ⅱ卷 18,四选一,3分 18,四选一,3分 14,四选一,3分
课标全国Ⅲ卷 18,四选一,3分 18,四选一,3分 14,四选一,3分
山东卷 5,四选一,3分 5,四选一,3分 5,四选一,3分
浙江卷 4,四选一,3分 4,四选一,3分 4,四选一,3分
江苏卷 2,四选一,3分
天津卷 3,四选一,3分 3,四选一,3分 4,四选一,3分
【调研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实践创新,继去年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之后,今年又相继推出新的理念。
B.如果治疗及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会很好,一旦延误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
C.近几年,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以及高清视频截图的出现,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多方面挤压。
D.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从小事做起,比如了解群众需求,尽量方便群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改为“不仅会导致孩子脑瘫,甚至可能危及生命”。C项,表意不明,可在“全民摄影时代”前面加上“随着”。D项,成分赘余,可将“切忌”删除。
【调研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庆长假期间,出行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也人满为患,人声喧杂,因此有人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我们每次敦促印方恪守在涉藏问题上的承诺,遵守双方在边界问题上的重要共识,不要使边界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维护中印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C.近30年来,验证突破性科学由于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数十年后才获得诺贝尔奖认可,部分甚至“等不及”,在获奖前就去世了。
D.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互相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
【答案】A
【调研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很多国外青年也像翻译过《天龙八部》的英国作家一样喜欢上了翻译小说,从这个方面看,中国武侠小说在国外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B.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修炼德行,勇于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向社会传递健康的正能量,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有高尚 品德的人。
C.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方向引领、智慧源泉、氛围保障,而且还有利于我国掌握文化发展主动权,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D.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梳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被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样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被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羁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时,由于静电吸引,你手指的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随着交流电的振荡而发生变化,所以你的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之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上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使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振动本质上跟手指滑在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和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得像真实的纸张那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任何图标摸起来再不会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是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为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挡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的触屏技术将极大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再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触摸,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振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和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答案】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振动本质上跟手指滑在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是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答案】B
误区警示
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题,考生常陷入如下误区:
1.扩大或缩小范围。自然科学类文章中有很多表示范围的词语,如“全”“都”“大多”“只”“仅仅”“几乎”等,这些词语一般做修饰语,往往圈定了范围,不能被扩大或缩小,命题者常在此处设置干扰。
2.轻重倒置或夸大过度。自然科学类文章中有很多表示程度的词语,如“很”“最”“非常”“十分”“稍微”“不大”“有些”等,命题者常常故意轻重倒置或夸大过度。
3.混淆否定、肯定。自然科学类文章中常常有一些表达否定意味的词语,以准确表达自然科学发展的现状,如“切忌”“防止”等,命题者故意混淆否定、肯定。
4.混淆已然、未然。自然科学类文章中常常有表示时态的词语,如“目前”“已经”“早已”“曾经”“刚刚”“即将”“就要”等,命题者在命制选项时故意混淆已然、未然。
5.混淆偶然、必然。自然科学类文章中有很多表示偶然和必然的词语,如“或许”“可能”“大概”“也许”“必定”“必须”等,命题者在命制选项时故意混淆它们。
6.混淆语句间的关系。语句之间主要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转折、递进等关系,命题者将这些关系混淆或倒置来迷惑考生。如上题中的B项就因果倒置了。
技法点拨
解答自然科学类文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试题,考生可据题溯源,锁定相关信息,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仔细审读题干要求以及选项内容,然后据此在文中找到与选项内容相关的信息,然后把原文信息与选项内容进行逐字逐句对照,看哪个词被换了、删了,哪些词语、句子的顺序变了,哪些句子的意思变了,这样就能对选项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如上题中的C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信息对照后发现,选项内容虽然在原文的基础上删去了一些词句,但表述符合原文意思,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