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题大仓储训练题(1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20 21:09: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解析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4~15题 古代诗歌鉴赏+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6题 名篇名句默写+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7题 正确使成语+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8题 辨析并修改病句+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9题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20题 补全语段+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21题 语言综合运用+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4~6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新题大仓储1+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4~6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新题大仓储2+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7~9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题大仓储+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大题 第1~3题 
  新题大仓储
  (教师专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9分)导学号 00774023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汩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辩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山海经》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独立不迁”是屈原崇高人格的核心,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是屈原这种“独立不迁”人格最为集中的体现。
  B.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而决不随波逐流两个方面。
  C.“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坚持理想,虽遭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虽然不被理解而不他迁,等等。
  D.“独立不迁”体现了屈原和渔父截然不同的人格:大概是隐者的渔父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解析] “最为集中的体现”过于绝对,原文是说“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屈原最后投身汩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各国国君没有一个理解他,重用他,他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B.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不迁”的人格更为坚实和完美。
  C.屈原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因而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可以让人看出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
  D.全文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人格的丰富内涵,逐层深入,结构谨严。
  [解析] A“各国国君”错,原文说“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但屈原始终还是“不能他迁”,因而屈原身投汩罗的原因只能是楚国国君没有理解他,重用他。C“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错,这是作者的观点。D“层层递进”错,全文采用的是“总分”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而毫不动摇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则之一。
  C.尽管王逸和司马迁在《渔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问题上看法完全不同,但其史料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
  D.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颂》《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
  [解析] 文中没有涉及王逸和司马迁对《渔父》真实性的看法,因而不能看出两者在此问题上的看法完全不同,所以C错。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9分)导学号 00774024
  作为中国南方高原上人口分布最广、历史文化最深厚的古老民族之一,彝族有着丰富的祭祀和礼仪文化体系。其中有一项古老而神秘的祭祀表演,就是首批
  ……
  第一大题 第4~6题 
  新题大仓储
  (教师专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导学号 00774058
  你送我的雨
  纳兰妙珠
  下雨,如老友来访。
  云晓得天,不了解地。河行遍了地,没见识过天。雨上天入地,见闻最广。亿万只晶莹的触手,从高广的云深处伸出来,抚触大地。雨让普通的事变得神妙。汪曾祺说李贺的诗是在黑底子上作画,雨负责的就是把世界涂成个黑底子,什么情绪都显得鲜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没有前面的凄风苦雨,后面喜的味道就没那么甜了。
  于我,平常的日子大多记不清,最终记得的都是雨天。
  下雨的时候,你总兴致高昂地说,走,走,出去看雨。
  为什么喜欢雨?
  你答,因为雨有趣啊。不下雨,多么枯燥乏味!
  趣自何来?我试着从你的角度想。下雨了,像一出节目开演:最开始,雨点先是试探着落,噼,啪,噼,啪,像主持人调试话筒,喂,喂喂。接着,平时矜默的老天就压低声音开腔了,一开腔就容易收不住,遂潇潇簌簌淅淅沥沥,继而哗啦啦啦啦……伞则是玩耍用的道具,让人跟雨捉迷藏。雨扑到伞顶,什么也没抓住,从伞边溜下来时,这才看到人,一边往下掉一边抓紧说,嘿,原来你在这儿。隔岸观火,隔伞观雨,居安思危,人在雨中又不在雨中,世界都湿答答的,伞下自成一个干燥空间。雨像一种温存的、并不伤人的危险,站在险境边缘。
  两人同行久了,单人伞嫌挤,就买了一把巨大的双人伞。伞柄粗壮如老芹菜杆,撑起来有一个大圆桌桌面那么大,走在雨里像移动的小凉亭,又像无形的城堡,敌军万箭齐发,都不能近身。
  雨天,在窗口等你回来,没一会儿就忘了是在等,专心看雨。看得正呆,见一人持伞刺穿雨幕而来,模糊里有个轮廓,像从雾烟里走出,珠箔飘灯,遥遥一笑。一瞬间暗叹,这人笑得真温柔,真好看……这才认出是你,心头猛地一惊。雨幕被刺破的瞬间,又自己缝补起来。
  每个城,每个季节,雨的体嗅都不同。
  或有春雨忽然飞起,王士祯:“今年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遣春来”。雨轻得像马上要融化在空气里。没带伞,头发也并不湿,只是渐渐潮黏,头皮上感到凉意。小雨里的树,草,花,都特别好看,枝叶低垂,像在做梦,时而微颤,如婴儿闭目吮乳时唇角抿动。
  深秋的雨已有了雪气,投在一个小城的客栈,早早并肩在雨声里躺下。忽听到几声梆子,叫卖声:米酒,米酒嘞……商量犹豫要不要披衣买酒的当儿,叫卖声已远了。
  在巴黎拉雪兹公墓,遇雨,两人仅有一片巴掌大的“铅笔伞”。很多墓上都盖起一座微缩教堂似的小建筑,尖顶彩窗,里面供奉耶稣十字架,有门,都虚掩着。一对洋青年钻进去搂抱着避雨。我说,咱们也找一间,避一会儿。你坚持不去,宁愿淋着。说,那下面有棺椁的呀,踩在别人头上,多不敬……最后还是听你的,尊重亡者,淋雨离开。
  我本来怕雨。因为小时住平房,盛夏,雨持续两小时以上,屋里就要浸水了;又怕冷,又怕弄湿鞋,而无论怎么像偷珠宝的女盗一样小心地左跳右闪,躲开大小水坑的机关陷阱,最后球鞋仍要神奇地湿掉,双足浸水,遂整日不悦。但是,你欢喜雨。所以我也慢慢敢于打开门,让雨水飞进来,跑进来,手拉着手,踮着它们伶俐的、光滑的脚尖。
  春雨微腥,是各种植物奋力萌发的腥,近似荷尔蒙旺盛的少年体嗅。夏雨像酒,淋雨犹如痛饮,不久辄醺然。秋雨生寒,像某高傲人儿冰冷的手指,与他把臂同行,款款倾谈,方知他内里别有深情。
  这些雨,都是你引荐给我的,是你送我的,是你的雨,因此我愿承认它们美不胜收。
  雨本是你的友人,你不在,它们时或前来,陪我絮语,倚熟卖熟地,把心思一一说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题目吸人眼球,“你送我的雨”,不是自然界的原生态的雨,而是“老友来访”时下的雨。接着是对雨的描写,细致生动,有个性,有思考。
  B.为什么喜欢雨?一句提问,破空而来,引入深思。面对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但是作者的答案却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原因是“席卷从你的角度想”。
  C.主体部分写“雨中与你同行”,在雨幕中行走的过程中,雨不仅给“我”带来了清新的感觉,而且给“我”带来了美好的记忆,这个部分时空转换,写得妙趣横生。
  D.结尾点题,点得巧妙,点得灵动,尤其是最后一句,构思又有子新境界,雨既然是你送给我的,当然也就成了我的朋友,即使你不在身边,“我”依然自得其乐。
  【解析】 作者爱屋及乌,先喜欢“你”,再喜欢上“雨”,雨的清新感觉和美好记忆都是“你”带来的。
  2.小说写雨中与你同行,一共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简要概括。(5分)
  答:__本文写雨中与你同行,一共写了三个场景:一是伞下漫步,大伞营造了一个温馨的世界;二是窗口等人,一穿,一笑,情趣顿生;三是墓地小伞躲雨,后为尊重亡者,双双淋雨离开。__
  【解析】 5分,答出一个要场给2分,答出两个场景给4分,答出三个场景给5分。
  3.结合画线句子,赏析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6分)
  答:__①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画线句子化用《诗经》中的典故,引发了“我”对雨天的高昂兴致,让恼人的雨变得空灵知性,神妙有趣。②通透明澈,讲情浓郁:雨既然是你送给“我”的,当然也就成了“我”的朋友。你不在她陪我聊天解闷理所当然。凡人看来无足轻重的东西,在作者眼里是那样通透明澈,诗情浓郁。__
  【解析】 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导学号 00774059
  天 姿
  刘醒龙
  深情莫过深秋,红颜哪堪红叶?
  沿着巴河水岸边雪一样洁白的细沙,一程程逆流向上。将武汉街头的尘嚣丢在汽车的尾气里,再从纷乱如麻的通途中,选择一条用忧郁藏起残花的平常道路,远望大别山,伫对大别水,抢在偌大的北风到来之前,寻一寻温柔过往。直到那些像细沙一样多的
  ……
  第三大题 第21题 
  新题大仓储
  (教师专用)
  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导学号 00774457
  我们常看到,在标有“禁止刻画”的古建筑上,不乏各种刻画痕迹。这个景区被停业整顿,全是游客乱刻乱画惹的祸。可喜的是,相关地方政府对景区不文明行为出台了严厉的处罚规定,这样就可以制止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只要处罚严厉,谁还敢再有不文明行为?
  ①这个景区被停业整顿,不一定全是游客乱刻乱画惹的祸
  ②__出台了严厉的处罚规定,不一定就制止了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__。
  ③__即使处罚严厉,也不一定完全杜绝了不文明行为__。
  [解析] 5分,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导学号 00774458
  明污好治,暗污难查。不法企业地下暗中高压排污之所以屡查未果,其中必有隐情,说白了,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只要有非法排污的企业,就一定有保护伞;只要有地方保护主义,就一定遍地都是非法排污企业。职能部门不到企业的非污口去看看,是得不到任何非法排污信息的。
  ①有的非法排污企业并没有保护伞。
  ②__有地方保护主义,不一定遍地都是非法排污企业__。
  ③__职能部门不到企业排污口看看,也能得到一些非法排污信息__。
  [解析] 5分,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导学号 00774459
  拥有健康是幸福的,失去了健康,也就彻底失去了幸福。你看,那些残障和慢性病人,他们无不整天沉浸在痛苦之中,有什么幸福可言?所以,我们每一个健康的人,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这样就能使身体避免染病,使幸福快乐陪伴在我们身边。
  ①失去了健康,不一定彻底失去幸福。
  ②__残障和慢性病人不一定都无幸福可言__。
  ③__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不一定就能避免染病__。
  [解析] 5分,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