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等三校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元月月考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7 14:22: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440字。

  高二年级上学期三校联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
  牢牢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与井田制,
  使得王权和土地开始真正结合在一起。
  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商末周初的政
  治变革在历史上影响甚巨,其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周初
  重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
  生动写照。作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
  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
  变革。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
  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以皇帝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
  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与财富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对此,大儒
  董仲舒曾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
  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
  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
  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与整顿。于是,在隋唐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
  的政治与土地变革。
  隋朝建立,推行均田制。这些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的
  情况下却稍嫌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随后崛起的李唐政权在土地分配方
  面延续并完善了均田制,使得唐朝开始走向强大;但自天宝之后,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
  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以此走向消亡。此后,北宋政权所进行的
  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与分配为中心,将地方权力大都收归中央,改变了地方势力“既有
  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
  元明清三代,虽然最高统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他们采取的政策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
  与两宋时期边患屡兴相比,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也明显加强,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所以
  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
  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
  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
  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而当土地与君权出
  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 解
  矛盾冲突。
  1
  (选自刘伟《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有其弊端。
  B.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些制度,将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C.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
  D.隋朝统治者为打击豪强大族推行均田制,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因操之过急导致政权灭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据
  丰而理实,脉络清晰。
  B.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常伴
  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C. 结尾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缓解土地与中央集权或
  君权之间的矛盾的观点。
  D.文章论点分明,论据充分,论证采用举例、对比和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说理生动形象,
  深入浅出,透辟周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时段,井田制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然而随着新的土地关系和生
  产关系的出现,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B.门阀政治在魏晋南北朝时延续达数百年,这警示后世统治者如果中央政权不能抑制土地兼
  并,对所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
  C.李唐政权在天宝之后走向消亡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当初政权走向稳定和强大所依赖的均田
  制因中央政权对地方行政的失控而遭到了破坏。
  D.从元明清三代所采用的土地政策和对边疆的控制力可以看出,在古代要绝对控制土地所有
  权和分配体系才能有效控制边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药 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
  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
  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
  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