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考前指导1
- 资源简介:
约18260字。
高考作文考前指导
为什么作文不能得高分?
——作文无法得高分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读了三年高中,作文却连48分都达不到?在这里,阅卷教师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你看是否是这两个问题阻碍了你提分的脚步?
一、作文不“作”,缺乏全局意识
作文之所以叫“作文”,其实包含了写作者结构文章的意识,文章也会彰显写作者谋篇布局的功夫。而如果缺少了匠心,大多数文章就很难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变成一盘散沙。
二、面目可憎,语言丧失可读性
语言是文章的细胞,离开语言,写作就无法进行了。而语言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一篇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表达也非常关键。同样的内容,换一种不同的说法,就能让人感到别开生面,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如今的学生阅读量小,效率低,体验差,语言平庸甚至庸俗,文章品质自然大打折扣。如何改变呢?
一、精挑细选,学会一材多用
许多考生抱怨自己积累的素材太少,到了考场上又心情紧张,时常会出现大脑“清零”的状态。其实,与其广撒网,不如专注于个别素材,只要素材的品质好、价值高,拥有一棵大树就等于拥有了整片森林。
素材举例:英国作家毛姆与其作品《月亮与六便士》
片断一 人生来就注定会被贴上繁复的标签——公众、父母、儿女、配偶、职员……这些标签成了一块块沉重的砖头。那些普世的价值观与伦理观垒起了禁锢自称的高塔。而理想,追求,个性统统都只能被束缚在无法网见光的高塔中。凡夫俗子里也有人不时想过要冲出高塔,却又惧于塔的高度,望而却步。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在正值壮年时,勇敢地选择了跳出高塔,远走他乡,摆脱掉一个个身份,摆脱掉层层伪装,赤裸裸地冲向他的理想。诚然,作为一个俗世之人,他将生活摔得支离破碎,但同时也让灵魂变得伟大。
片断二 不由得想起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查尔斯,他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