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题(打包3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 13:23: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打包30份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和古诗词鉴赏 练习(一)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练习(二)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练习(六)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练习(七)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练习(三)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练习(四)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练习(五)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练习(一)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二) 实用类类阅读 练习(二)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二) 实用类类阅读 练习(三)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二) 实用类类阅读 练习(四)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二) 实用类类阅读 练习(一)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三) 论述类阅读 练习(二)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三) 论述类阅读 练习(三)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三) 论述类阅读 练习(四)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三) 论述类阅读 练习(五)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三) 论述类阅读 练习(一)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一) 文学类文本 练习(二)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一) 文学类文本 练习(六)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一) 文学类文本 练习(七)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一) 文学类文本 练习(三)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一) 文学类文本 练习(四)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一) 文学类文本 练习(五)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三部分(一) 文学类文本 练习(一)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和古诗词鉴赏 练习(二)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和古诗词鉴赏 练习(六)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和古诗词鉴赏 练习(七)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和古诗词鉴赏 练习(三)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和古诗词鉴赏 练习(四) Word版含解析.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资源练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和古诗词鉴赏 练习(五)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和古诗词鉴赏
  练习(一)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 (2016 •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 墨迹浓淡枯腴,运笔________,或者________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________,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________过纸面,这就是懂得草书了。
  A. 抑扬顿挫  凝重  波动  淌
  B. 顿挫缓急  凝重  波澜  涌
  C. 抑扬顿挫  厚重  波澜  淌
  D. 顿挫缓急  厚重  波动  涌
  2. (2016•全国Ⅰ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 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3. (2016•浙江卷)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________。”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 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A. 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
  B. 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
  C. 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D. 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
  4. (2017•四川五校高三联考)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______________,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A. 而是,你能够收获丰富的知识选择一份工作
  B. 而是,你能够在未来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C. 而是,我希望你在未来生活中感到快乐
  D. 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力
  二、  古诗词鉴赏
  5. (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来人二首
  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 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
  ……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一) 文学类文本
  练习(一)
  (2016•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 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 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_①_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 马骁驭心里打了一个闪,想起了母亲。 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 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 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 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那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 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 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 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 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 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 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 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 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 马骁驭感觉和她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 进入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一个旧木门。 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挂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熟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 吴秋明左揽右抱,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 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他喝茶。 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 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 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 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 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子的头上。 阳光穿透水柱,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 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 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 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 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 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樊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_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 吴秋明伸出另一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1. 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1) 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练习(二)
  (2016•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台州传
  [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 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 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____________?”从之西。 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 至暮,哭而归,不食。 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______饮泣强食。 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至荆州,复然。 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 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 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 愿霁怒,试言之,何害? 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 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 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
  宗质负其母______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 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 觌无子,子台州之子。”予一见不敢再________,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 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 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 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 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 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 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   罹:遭遇
  B. 愿霁怒               霁:停止
  C. 除知台州              除:罢免
  D. 终身饮恨              饮:含着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东南无之,必也蜀________?
  ② 必宽譬之,________饮泣强食。
  ③ 宗质负其母________归。
  ④ 予一见不敢再______。
  ……
  练习(六)
  (2016•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_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 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 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 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 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 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 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六)
  1. C (“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错,“有司”应该指朝廷中的有关部门)
  2. C (“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曲解原文,原文“使(之)谕以指意”的意思是:派他前去告谕旨意)
  3. (1) 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 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2) 苏轼曾严肃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用这种方法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参考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考中进士甲科,任会稽县知县。 百姓在镜湖旁边耕种农田,常常担心湖水泛滥。 曾公亮建立闸门,将水排到曹娥江,百姓在这件事情上得到益处。 (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郑州知州,为政有能干的名声,盗贼都流窜到外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