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2/28 22:10: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7510字。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17.11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题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题号后面。
  3.答卷前将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只要上交答题卷。
  一、积累、应用及名著阅读(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轻率(shuài) 戕害(qiāng) 怅寥廓(kuò) 面面相觑(xù)
  B.蛰居(zhé) 啮(niè)噬 什刹(chà)海 恣(zì)意妄为
  C.商榷(què) 静谧(mì) 黑魆魆(yuè) 恪(kè)尽职守
  D.田塍(téng) 饿殍(piǎo) 压轴(zhòu)戏 熠熠(yì)生辉
  2.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到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B.古人常说“入则孝,出则悌”。其中,“孝”是指善事父母;“悌”是指善事兄弟。
  C.“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令尊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家慈等。
  D.《赤壁赋》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句。其中“壬戌”是皇帝年号。“既望”,望日的最后一天。“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__▲____。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___▲__,记录了岁月的____▲___,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A.异曲同工 神采  斗转星移 B.殊途同归  神韵  斗转星移
  C.异曲同工 神韵  沧海桑田 D.殊途同归  神采  沧海桑田
  5.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以示祝贺。这三副对联依次是(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A.⑤②③ B.①③④ C.⑤③① D.①④③
  6.简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情节。(5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道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