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波澜《我终于见到了_____》范文27篇
- 资源简介:
约16280个字。
叙事的波澜《我终于见到了》范文27篇
1.我终于见到了鼓浪屿
升学考试刚结束后,我同伙伴随父母去厦门旅行,其中最令人激动的无疑是鼓浪屿。
此行之前,我从电视上看到它的风姿,在网络上欣赏到它的风韵。精美的图片使我对它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是一个怎么神奇又美丽的地方?
终是扭不过我的执念,妈妈终于答应了我。下了飞机,本以为可以直接乘船去鼓浪屿。谁知导游却说,因为旅程安排临时调整,所以明天再去鼓浪屿。我没有表现出什么,但心里却很失望。
第二天,我兴冲冲地从旅馆的床上蹦了起来。想象着岛上的美丽风光,心情难以平静。这时传来噩耗,今天下暴雨,前往鼓浪屿的游轮停开。我的不甘、失望溢于言表。
第三天,我终于乘上了梦想的游轮。汽笛嗡嗡响,唤醒那沉睡的婴儿——鼓浪屿。它的绿在蓝天海洋的映衬下如水晶盘中的翡翠。上了岸,绿色的树、蓝蓝的海,古朴的别墅憩息在窄窄的小巷中。没有汽车尾气,没有喧嚣,留下的是那最纯粹、自然的美。水在唱,钟在笑。
在日光岩的高台上,我不由地感叹:“多美啊!鼓浪屿!”
海潮退去,日落西山,一切变得平静,唯有我依然心潮澎湃。(单宇浩)
【反思】
这篇文章原文没有情节的曲折,不能充分地体现“终于”。修改后,通过两次时间的延期表现出见到鼓浪屿的不易。应再减少辅垫,并且结尾处的总结升华不够文采,不应太直接。选材是鼓浪屿,没有重复,这是一大亮点。对鼓浪屿的描写可以再简短一些,与情感相结合。不足仍需改正。(本文为已修改文)
2.我终于见到了黄河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被“母亲”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于是提笔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些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
俗话说:“不到黄河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甘。”
自此,能亲眼目睹黄河母亲的壮美便成为了我最大的梦想。
于是,在我的一再提议和劝说下,父母终于同意带我去壶口游玩。只可惜因为走错了路,到了天黑我们还是没能到达壶口。第一次计划失败。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后我们踏着清晨的阳光出发了,可是,还没走过一半路程,就因父亲单位有事,扫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