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4980字。
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影响甚巨,其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周初重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作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以皇帝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与财富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与整顿。于是,在隋唐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与土地变革。
隋朝建立,推行均田制。这些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却稍嫌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随后崛起的李唐政权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续并完善了均田制。使得唐朝开始走向强大。此后,北宋政权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与分配为中心,将地方权力大都收归中央,改变了地方势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
元明清三代,虽然最高统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他们采取的政策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与两宋时期边患屡兴相比,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也明显加强,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所以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
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而当土地与君权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矛盾冲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B. 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
C. 隋、唐、北宋均推行均田制,是为了通过对土地的控制与分配,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D. 元明清三代推行了“摊丁入亩”等土地政策,使得对边疆的控制较两宋时期明显加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展开论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B. 文章用周康王封赐名盂的贵族的事例,论证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C. 文章以井田制的推行与瓦解对当时政治变革的影响,证明了政治体制与土地制度是密切关联、互相影响的。
D. 文章结尾一段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古代土地问题与政治进程的密切联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当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出现,就会引发政治领域内的变革。
B.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保证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
C.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是由于中央政权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而逐渐形成的。
D. 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体化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也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结合开头一段和本文的出处可知A项是正确的。B项,“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的是中央集权日益巩固;C项,北宋推行均田制于文无据;D项,强加因果。
2. 试题分析:B项“周康王封赐名盂的贵族的事例”只能证明“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是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的代表。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因果颠倒。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航
陆颖墨
“西昌”舰要走了,是最后一次远航。
舰长肖海波下达了起航命令,“西昌”舰悄悄地驶离了海军博物馆的码头。它走得很沉重,似乎满腹心事。在舰桥上的肖海波看了看手表,已是凌晨两点。他朝左前方张望了一下,整个城市都熟睡了。但愿父亲这时候真的已经睡着了,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