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ppt299
- 资源简介:
课件共34张,教案约1500字。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情景交融、意境等诗歌表现手法,感悟革命豪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关键词语传神之妙,体味意象内涵,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以伟人为榜样、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体验青春激情,明确青春使命的目标。
2.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情景交融、意境等诗歌表现手法,感悟革命豪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关键词语传神之妙,体味意象内涵,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以伟人为榜样、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体验青春激情,明确青春使命的目标。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展示上节课作业——学生绘制的“湘江秋景图”,分小组讨论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
优点:学生绘制的湘江秋景图色彩绚丽,个体比较突出
缺点:整体布局不够和谐,有些咱乱
下面,我们从整幅图的布局来分析湘江秋景图,感受图中意境
二、新授内容导入
深入文本 品读鉴赏(承接上节课)
活动:品味意象 体会意境
1. 意象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意象布局是怎样?
2.探寻整幅图的意境是什么?
明确:通过远近相间、俯仰并用,整幅画面形成阔大高远的意境
3.上阙中的湘江秋景图的中景、情之间的关系?
4.“忆”字总领几句?它们表现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分为几层?
明确:总领八句。这八句,主要表现当时的时代特点,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豪情壮志。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句,画出了时代特征。往、昔:同义反复,都是指过去。对过去的岁月,诗人用“峥嵘”一词来形容可谓绝妙。峥嵘: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指风云变幻,激烈斗争的生活。湖南青年赶走军阀赵恒惕一事便可见当时的岁月确实“峥嵘”。一个“稠”字,表明这样激烈的斗争是经常性的。
5.这些内容分为几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 明确:共分为三层
第1层:“恰同学少年”——点名了这群革命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