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315张,练习约5540+11620字。
专题八 古代诗歌阅读
1.(2017湖北孝感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柳 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①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 ①拾翠汀洲: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作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②画桡:装饰华美的船桨。
(1)对这首作品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天已近傍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回忆过往,嗟叹今夕,词人离愁更浓,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
(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2.(2017河南中原名校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西塞山①下作
韦 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 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吟咏。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地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做艺术的归纳,使得描
……
专题八 古代诗歌阅读
1.(2017广东中山统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11分)
放 慵
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午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选取了“暖日”“杨柳”“浓春”“海棠”这些春日里优美的景色,是乐景哀情的写法。
B.“浓春醉海棠”的诗意是“浓浓春意使海棠也沉醉”,“醉”用拟人的修辞,把海棠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富有诗意。
C.“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放下官务的悠闲自在和应对官场俗务的苦恼。
D.“燕坐独焚香”中的“独”与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独”表达的情感不一致。
E.本诗首联的“醉”是诗眼,因为被陶醉的不只是海棠,还有欣赏春色的人,颔联、颈联、尾联叙事抒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作者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2.(2017江西二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浅染饱霜兔③。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 ①黄庭坚贬戎州时,与黄斌老交往。黄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黄庭坚,黄庭坚因而作了此诗。②石泓:石砚。③霜兔:用兔毫制成的笔。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吐”字写出了黄斌老画竹动作熟练,一气呵成;“峥嵘”写出所画之竹不同凡响。
B.诗中把竹比作“偃蹇”之卧龙,是说竹子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