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17 21:58:5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20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课时,约5610字。
1、诗两首
廖 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从诗歌意象入手,领会其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从中传达的情感和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从意象和语言中情浓意深的形象美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深入理解和把握诗歌主题。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设计意图】:我认为解读诗歌的钥匙是诗歌意象,所以这堂课就紧抓住诗歌的意象入手,通过朗读和赏析来深入体味诗人所深蕴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走近诗歌、解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近现代史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一部苦难史、一部血泪史。艾青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重要的诗人,他就用他的诗歌记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悲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
二、资料助读
1、艾青(1910~1996), 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艾青和老师很有些渊源,不仅是老师的老乡,而且老师所读的中学就是艾青中学,又叫大堰河中学。艾青1932年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艾青是继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2、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正是风雨飘摇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日寇的铁蹄正肆意践踏着祖国的大地。面对山河破碎、国土沦丧,诗人是无法抑制他那拳拳的爱国情的。
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以感受和体味这种炽热的深情。
三、朗读品味
1、指导:朗读诗歌要注意语气和语调,注意停顿和重音。这首诗是自由诗体。艾青提倡诗歌的“散文美”,提倡单纯的口语,无固定的节律,不受韵脚之限。诵读时要着重体会出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朗读来划分节奏停顿和重音。
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范读欣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人的感情:要注意用激昂悲壮的语调读出昂扬、深沉的语气。)
四、合作探究
(一)鉴赏指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